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山东苹果园的主要授粉昆虫,明确影响凹唇壁蜂种群的制约因子,进行凹唇壁蜂蜂茧寄生螨安全防治药剂筛选,以期为凹唇壁蜂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田间蜂螨(Tortonia sp.)的化学防治提供指导意见,对于发挥凹唇壁蜂传粉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生命表方法比较研究了山东省6个地点的凹唇壁蜂种群参数,以及通过玻片浸渍法和浸虫法分别室内测定了11种常用杀螨剂和4种常用试剂对蜂螨、凹唇壁蜂蜂茧和成蜂的急性毒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凹唇壁蜂种群的制约因子分析 各个地点的成茧率(7.64%~73.84%)和每管成茧数量(0.80~5.56)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巢管的杆长与巢室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巢管的内径与巢室数、成茧数、被螨寄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巢管的杆长与杆内径均与蜂茧的重量和长度没有显著相关关系;6个地点的种群趋势指数大于1,变化范围为1.80~11.80;凹唇壁蜂种群的致死因子包括自然死亡、螨寄生、卵败育和蜂捕食,排除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2.53、1.10、1.07、1.03,各地所有致死因子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为1.19~5.50,如果没有寄生、自然死亡等因子,凹唇壁蜂种群将增加19%~450%。自然死亡是限制山东省果园凹唇壁蜂种群的主要因子,因此需要加强凹唇壁蜂饲养管理,减少其自然死亡率。螨寄生是除自然死亡外最主要的制约因子,因此需要加强关于寄生螨安全防治的研究。 2寄生螨安全防治药剂筛选 常用药剂中的双甲脒、乳酸、次氯酸钠、冰乙酸杀螨效果较好而对凹唇壁蜂和蜂茧的杀伤力低,其对蜂螨的LC50分别为81.805mg/L、0.06mg/L、0.14mg/L、0.34mg/L;对凹唇壁蜂的LC50分别为170.051mg/L、0.64mg/L、0.31mg/L、0.47mg/L;双甲脒、乳酸、冰乙酸对茧的LC50分别为5653.299mg/L、0.47mg/L、0.59mg/L,次氯酸钠对蜂茧没有毒力。常用药剂哒螨灵对蜂茧安全性高(LC50=7441.916mg/L),杀螨效果较好(LC50=648.581mg/L),但对凹唇壁蜂不安全(LC50=24.888mg/L),因此禁止在出蜂期间使用哒螨灵,茧期可以使用。阿维菌素对凹唇壁蜂成蜂、蜂茧和蜂螨的毒力均较高,LC50分别为0.767mg/L、122.66mg/L、126.543mg/L,可用于蜂巢和蜂管的初步处理。推荐使用对蜂螨药效好、对凹唇壁蜂和蜂茧安全的药剂双甲脒、乳酸、次氯酸钠和冰乙酸。常用药剂中唑螨酯、甲维盐、三氯杀螨醇及常用试剂中的甲酸等杀螨效果较差而对蜂茧有很大影响,因此,不建议使用这些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