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2014年和2015年2年的测筒试验,对玉米单生育阶段、连续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处理,采用对比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调亏灌溉对玉米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株高、根干重、根冠比、秃尖长及百粒重的影响,并运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对试验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单生育阶段调亏,产量和耗水量之间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苗期中度水分亏缺为最佳的灌水处理模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6%和11.1%;其中苗期重度亏水和轻度亏水,耗水量分别较对照处理减少了17%和6.8%,减产率分别为20%和8.1%;拔节期重度亏水的总耗水量较对照处理减少了25%,虽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2.83g/kg,但产量却减少26%,拔节期轻度亏水的耗水量和产量均减少了13%,水分利用效率为2.87g/kg,与对照处理相同;抽雄期重、中、轻度亏水的耗水量分别较对照处理减少了15%、9.2%和7.9%,产量分别减少了22%、15%和14%,重度亏水减产最为严重,其产量为349.35g/筒,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降低了8.4%;灌浆期重度、中度及轻度亏水产量分别减少了17%、6.7%和5.7%,相比灌浆期各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可知,灌浆期中度亏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87g/kg,接近对照(2.87g/kg),该处理可作为灌浆期的调亏灌溉指标。连续生育阶段(苗期、拔节期)重度、中度及轻度亏水处理的产量分别减少了38.3%、27.5%和19.9%,耗水量分别减少了25.2%、20.8%和14.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37 g/kg、2.63g/kg和2.69g/kg,分别减少了17.4%、8.4%和6.3%。全生育期重度亏水的耗水量和产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减少了27.4%和40.4%,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仅为2.36 g/kg;轻度亏水和中度亏水处理的耗水量较对照处理减少了17.2%和22.7%,减产率分别为18.8%和29.2%,水分利用效率为3.82 g/kg和2.63g/kg;充分灌溉的耗水量最大,达到161.5 kg/筒,较对照(155.7 kg/筒)高出了3.7%,产量较对照增加了2.0%,但水分利用效率为2.83 g/kg,低于对照处理的2.87 g/kg。(2)单生育阶段苗期中度亏水复水后的株高达到各生育期各处理水平的株高的最高值;拔节期进行亏水处理不利于玉米株高的形成;抽雄期调亏程度越严重,株高越低;灌浆期各种程度的调亏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并不明显。苗期轻度亏水的根干重与对照处理无明显差异,苗期中度亏水的根干重较对照处理低17%,苗期重度亏水的根干重较对照处理高36.5%;拔节期各处理的根干重均高于对照处理,轻度亏水为58.2%,中度亏水为2.3%,重度亏水为10%;抽雄期中度亏水的根干重较对照增加104.5%,重度亏水的根干重较对照增加71.3%,轻度亏水的根干重较对照增加12.4%;灌浆期轻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35%,中度亏水增加27%,重度亏水增加51.6%。苗期重度亏水的根冠比较对照处理增加了77%,中度亏水和轻度亏水的根冠比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了50%和16.5%;拔节期重度亏水和中度亏水较对照处理的增加幅度基本相同,分别增加24%和25%,轻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63%;抽雄期中度亏水和轻度亏水均低于对照处理,分别降低了34%和4.5%,重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3%;灌浆期重度亏水和轻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8%和4%,中度亏水较对照降低了4%。连续生育阶段(苗期、拔节期)各调亏处理的株高均较对照处理低,其中重度、中度和轻度亏水分别较对照降低了8.2%、6.5%和5.9%。重度亏水和轻度亏水的根干重均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5%和20%,中度亏水处理较对照处理降低了7%。重度亏水时的根冠比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6%,中度亏水较对照降低了16%,轻度亏水与对照无差异。全生育期重度亏水的株高较对照处理降低了17%,中度亏水较对照处理降低了13.8%,轻度亏水较对照降低了9.2%,充分灌溉较对照降低了7.3%。轻度亏水的根干重较对照处理增加了7.5%,重度亏水较对照处理降低了26.4%,充分灌溉较对照处理降低了12.7%,中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3.7%。中度亏水的根冠比较对照处理增加了4%,充分灌溉的根冠比较对照处理降低了12%,重度亏水的根冠比于对照处理相同,轻度亏水的根冠比较对照处理降低了4%。(3)单生育阶段苗期中度亏水处理的秃尖长大小与对照处理相等,苗期重度亏水和轻度亏水的秃尖长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09.1%和63.6%;拔节期重度、中度和轻度亏水处理的秃尖长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45.5%、109.1%和63.6%;抽雄期重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63.6%,中度亏水和轻度亏水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18.2%和154.5%;灌浆期重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45.5%,中度亏水较对照增加了109.1%,轻度亏水较对照增加了36.4%。苗期重度亏水和轻度亏水的百粒重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3.1%和8.7%,苗期中度亏水的百粒重较对照增加了0.2%;拔节期重度亏水和中度亏水的百粒重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了14.3%和1.25%,轻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0.4%;抽雄期轻度亏水较对照增加了5.4%,重度亏水和中度亏水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3.5%和1.8%;灌浆期轻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4%,重度亏水和中度亏水分别较对照降低了7.9%和7.5%。连续生育期(苗期、拔节期)重度亏水的秃尖长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18.2%,中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45.5%,轻度亏水较对照增加了90.9%。重度亏水、中度亏水和轻度亏水的百粒重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了15.1%、2.0%和11.9%。全生育期重度亏水的秃尖长较对照处理增加了345.5%,中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90.9%,轻度亏水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00%,充分灌溉较对照处理降低了27.3%。重度、中度及轻度亏水的百粒重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了19.4%,16.3%和12.3%,充分灌溉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0%。(4)本文采用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对玉米的单生育阶段、连续生育阶段以及全生育期各处理进行评价,通过对株高、秃尖长、百粒重、产量、灌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6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最优的灌溉处理模式。就单生育而言,根据欧式贴近度的大小可以看出,苗期中度亏水是最优的灌溉处理模式。就连续生育期而言,欧式贴进度的大小为苗期、拔节期轻度亏水>苗期、拔节期中度亏水>苗期、拔节期重度亏水。就全生育期而言,欧式贴进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充分灌溉>全生育期适宜灌溉>全生育期轻度亏水>全生育期中度亏水>全生育期重度亏水。此结论与试验得出的结论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