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阶段DEA的四川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比较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增长,高技术产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不断加强。但是,四川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存在不足,如研发经费投入分配不均、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和成果转化不理想等现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四川在加大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努力提升创新效率,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测度与比较真实的创新效率水平,找出影响创新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是有效提高四川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主要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四川省高技术产业及子行业,首先对四川省高技术产业及子行业在2007-2016年的创新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构建一个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过程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追加中间投入和共享投入的两阶段DEA模型,一是从区域角度比较四川省与全国其他省份之间的创新效率,二是分行业比较以及子行业间比较四川省与整体创新效率均值排名全国前五省市的创新效率;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阐述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通过比较四川省与全国其他省份之间的创新效率得出: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偏低,考察期内的均值仅为0.516,在全国23个省市中排名18,整体创新效率主要由转化创新效率主导,目前较低的转化创新效率是制约整体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2)通过分行业比较以及子行业间比较四川省与整体创新效率均值排名全国前五省市的创新效率得出:四川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最高,且在六个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较低的转化创新效率主要是因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的转化创新效率偏低。在三个子行业中,研发创新效率都较高于转化创新效率,两子阶段间协调较差。(3)在技术研发阶段,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和劳动者素质对研发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绩效和所有制结构对研发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研发投入对研发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该影响并不显著。在生产转化阶段,政府研发投入、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对转化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结构对转化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绩效和劳动者素质对转化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该影响并不显著。
其他文献
本实践报告基于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董乃斌教授的《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第七章“唐赋叙事特征述论”和第八章“古代散文叙事综论”的翻译实践,对该两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分析。作为文学研究著作,书中有着丰富的文学和文化负载词。鉴于文化负载词英译时存在文化认知差异、对应词汇空缺、语义理解偏差等现象,这必然成为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本翻译实践报告从词汇补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整合
在中国,成都是十大省会城市之一,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拥有杜甫草堂、锦里、大熊猫繁育基地等风景名胜,也是中国旅游的经典之地。在成都的历史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得益于该水利工程,成都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也使成都人民过上了一个没有水患困扰的小康生活。但是,由于这个景区缺少英文导游,所以来到成都的外国游客很少提到它。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设计最完善的灌溉系统。基于此,笔者于
学位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单位制的解体和住房商品化变革,中国城市迎来了自有房产的时代。与此相伴随,一个规模庞大的“住房阶级”在城市社区形成并逐步壮大。围绕着占据家庭资产比重最大的房屋利益,住房对于广大居民的意义日益凸显。住房在满足个体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居民与社区间的利益关联,居民由此表现出强烈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进而促使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基层社区政治生活的形成。基于此背景,本文使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来源于杰里·肖菲德《创新商业化:化科技为产品》(Commercializing Innovation:Turning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 into Products)一书的英译汉翻译项目,实践报告从术语翻译与术语管理两个方面探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一方面,根据本书术语所涉及的领域,将书中的术语大致分为经济术语、科技术语以及专有名词三
学位
在计划经济时期,行政审批作为国家治理(或管理)的一种前置管理手段,在体现国家权威、配置资源和风险管控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政府权力界限的不断明确和市场、社会力量的萌发,代表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在经济活动运行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协调和弊病。为了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改善营商环境,中央和地方政府针对行政审批从体制突破和机制创新等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其中,相对
自1989年开始试点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了三十余年,但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仍然是以散户为主。散户相较于机构而言,相对缺乏自主分析能力,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影响,使得市场出现一边倒的情况。针对这种不利于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情况,我国以往主要采取一般性货币政策,此种政策的及时性与频率相对较低,无法很好的满足央行对股票市场日常的调控需求。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发现央行沟通对市场调控的重要作用,也逐步采用这样的方
学位
本文选取上海小三线工人的案例,基于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探讨身份差异如何影响集体记忆的建构以及集体记忆在中国社会的演变趋势。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上海在安徽和浙江两省的偏僻山区开展小三线建设,其对数万名工人亲历者产生深刻影响,也推动工人形塑特殊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上海小三线工人的集体记忆嵌入偏僻山区的劳动生产与日常生活过程,具体建构为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而基于地缘形塑的身份差异视角进一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