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氨基酸氢膦烷与烯丙式卤代烃的反应及其机理探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u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磷化学的研究中,五配位有机磷化合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氢膦烷是一类含有P-H键的有机五配位磷化合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活泼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的多样性而得到不断深入地研究。双氨基酸氢膦烷是具有手性中心的氢膦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我们小组在合成双氨基酸氢膦烷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双氨基酸氢膦烷与酚、胺等试剂的类Atherton-Todd反应。为进一步探究双氨基酸氢膦烷的化学性质,本论文以双氨基酸氢膦烷为原料,研究了其与烯丙式卤代烃的反应,合成了系列含五配位P-C键的新型螺磷烷化合物。首先,我们对反应溶剂、碱、温度以及相转移催化剂用量等条件筛选,得到最佳反应条件:DMF为溶剂、碳酸铯作为碱(3 eq)、室温、四丁基碘化铵(1 eq)、烯丙式卤代烃(2 eq)。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探究了不同结构的双氨基酸氢膦烷与苄氯反应,研究发现双氨基酸氢膦烷侧链结构位阻增大时,反应速率降低。随后探究了双缬氨酸氢膦烷与不同类型卤代烃的反应,发现卤代烃的种类及其位阻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熔点、红外、核磁以及高分辨等手段对合成的含五配位P-C键的螺磷烷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其次,对双氨基酸氢膦烷与烯丙式卤代烃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双氨基酸氢膦烷与烯丙式卤代烃反应的机理。认为双氨基酸氢膦烷在碳酸铯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首先生成双氨基酸膦烷负离子的铯盐,然后烯丙式卤代烃进攻双氨基酸膦烷负离子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从而生成含五配位P-C键的螺磷烷产物。最后,对新型磷烷化合物波谱学性质进行分析。利用一维NMR和简单的二维NMR确定了化合物的平面结构;由于氨基酸单元中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利用二维谱图NOESY技术对中心磷原子的相对构型进行了推断。通过分析非对映异构体中磷原子构型与偶合常数JCCNP的关系,得出含五配位P-C键新型新型螺磷烷化合物非对映异构体之间的偶合常数存在JCCNP(ΔP)>JCCNP(ΛP)的规律,该波谱学规律对于推断含五配位P-C键的磷化合物的构型和研究其立体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技术,TiO2是光催化反应中研究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光催化剂,在污水处理以及空气净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TiO2的光催化效率高,性质稳定,但它只
为探究秸秆覆盖与水、氮管理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机制。本研究以超级稻F优498为材料,在总施氮量为135 kg/hm2条件下,设置3个试验:(1)秸秆覆盖与氮
乙霉威和嘧霉胺是广泛用于防治蔬菜和水果如葡萄、草莓和土豆等农作物灰霉病的首选杀菌剂,特别对其它普通杀菌剂产生抵抗性的葡萄孢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乙霉威和嘧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造纸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纸机车速的增加、印刷行业对纸张性能要求的提高、造纸水封闭循环系统的使用和废纸回用
光化学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化学手段,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尤其是可用于构建张力小环分子。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对光有强吸收的物质,可以用作光反应的活性底物,也具有如抗癌、杀菌等多种优良的生物活性。我们利用有机光化环加成反应来合成新型的醌类多环衍生物,从而拓展并丰富多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论文研究了二氯对醌类化合物与氯代异香豆素进行光化环加成反应,得到一系列具有四元环状结构的环丁烷和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本论文工
本论文选择了三个9-硼双环壬烷类二吡唑硼酸盐配体,分别与CoCl_2、NiCl_2、Ni(acac)_2、CuCl_2、Cu(PPh_3)_2NO_3(I)、ZnCl_2、ZrCl_4和TiCl_4反应得到十一个配合物。我们对其中八个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的表征,在这些结构中,都存在着抓氢键类弱相互作用。抓氢键是一种弱的相互作用,常被用于活化惰性的C-H键,进而促进新的化学反应。我们首次基于抓氢键,
近年来,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以及推广应用在我国不同稻区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江浙一带直播水稻种植面积发展较快。前人从播种用量、品种、播期以及肥料用量等方面已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