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公案小说的判词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nh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法律文化博大精深。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以书面的形式记录我国古代司法活动,并且反映出古代的法律制度、民众的法律意识、社会面貌等多方面内容,也展现出古代法律与礼教、习俗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规律。公案小说中的判词是针对公案小说中的每个具体案件所作,这些判词有的表现为严格依照法律来进行判案,或者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适当改变法律来断案,或者依据社会风俗习惯判案。通过这些判词展现出司法官吏合理地参照法律,运用法与“情”、“理”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公正地裁决案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史料丰富,明代公案小说丰富地呈现出了明代司法文化面貌,公案小说中的判词是司法文化的精髓,它对民间司法认知、官府司法理念和司法的宏观样貌有着鲜活的体现。本文以明代公案小说为依据,从明代公案小说本身、判词视域下的司法运行及所反映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本文以明代公案小说的概况为开篇,阐释明代是公案小说的一个创作的巅峰时期,公案小说数量多且分布广。概述古代判词的概念、基本分类和在公案小说中的分布情况,对明代公案小说的判词进行剖析,阐释判词的内容,这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再次,对明代公案小说判词进行比较研究,这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讨论点。将公案小说判词与明代传统判词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并找出原因;尝试探讨明代法律与明代公案小说之间的关系,对适用明代法律或者不适用明代法律的判词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以追求无讼与和谐的司法态度为切入点,从“情、理、法”三个维度来具体分析判词反映的官府如何协调国法与伦理人情,断案过程中对证据和案件事实的重视,揭示明代公案小说判词的特点;最后对明代公案小说判词的断案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简述智判与神断的区别,探索在明代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何会出现神断的判案模式的原因。最后,在总体上总结明代公案小说判词,从宽松的司法环境,充斥腐败与刑讯的司法实践以及效力欠缺的司法监督等多角度深入解析公案小说判词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包括惩恶扬善的追求,清官文化与抨击贪官污吏和法律文化三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公案小说在明王朝灭亡后逐步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清代的侠义公案小说。公案小说的分化和没落是小说史上的一大悲剧,但是公案小说的判词留给人们耐人寻味的司法文化,也成为法律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要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来释放压力。休闲农业旅游正是一种“慢游”的休闲娱乐方式,可以满足旅游者释放压力、回归自然的要求,还能够适应旅游者经济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的要求,成为许多城市居民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迅速,成效喜人,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从增量向存量转变,经营企业对旅游者购买行为缺少关注,一些“低价值
包头北沙梁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是根据北沙梁及周边地区的供电需要而建设的。对缓解地区紧张的供电压力,提高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
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人、其事、其志、其文素来为人所津津乐道,也成了文学研究,历史研究者注目的重点对象。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王安石的政治诗上,并将其细分为议
PDCA循环作为最广泛使用的管理方法之一,同样适用于电力物资管理标准化工作的过程。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力物资管理现状,将其融合PDCA理念进行优化,形成了包含物资计划、物
汪曾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开始小说创作,他在创作之始就对小说文体有着艺术自觉和追求。四十年代中后期汪曾祺在上海,着力进行短篇小说的文体革命却陷入了
作为广受中下层市民喜爱的通俗故事,薛仁贵故事在元明清三代生长迅速。经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创作推动,薛仁贵故事由最初的史书记载,民间口传,逐渐生长成为样式多样、数量丰富的
古希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哲学观念尤其引人注目,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自然法命题就隐藏在这些哲学思想中。本文通过对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法观念进
从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轨探索是一个原理一般性与实践特殊性相结合的过程 ,在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情况下 ,实践成果对于认识深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实践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游文学一度兴盛。这一时期,文人多附属于某一个具有一定文学才能的贵族人物,以集团的形式进行文学活动和创作,由此形成侍从文人集团。成员在中心人物的带领
一、概况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地处青藏和云贵高原过度地带,地形十分复杂,森林面积2260多万亩,地广人稀。凉山州的气候属典型的季风气候。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