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学心理学方向研究生 李勉媛 导师 沈阳副教授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价值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自尊感与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相联系,在个体心理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青少年自尊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成功体验是影响自尊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关于学校因素影响学生自尊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通过探讨学校因素(师生关系、学业成绩)与自尊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态度和行为,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一些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桂林市和隆安县三所中学的学生为被试,了解初中生自尊发展的状况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发展极其不稳定,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地高于初二、初三的学生,从初中二年级(约14岁)开始,自尊出现下降趋势。2、师生关系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并受年级因素的影响。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满意度最高,随着年级的增长,师生关系满意度逐渐下降。参与性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3、师生关系满意度总分及各因子与初中生自尊发展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师生关系满意度和初中生自尊发展之间可以相互以对方的因子来预测。4、学业成绩显著影响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反过来,学生的自尊水平也影响其学业成绩。<WP=4>论文最后部分,向广大教育者和家长提出建议,必须重视学校情境中学生自尊的培养与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