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子诚于1999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有别于以往当代文学史书写的范式,他将文学史书写的关注点落在历史情境中文学作品、体裁式样等概念形态特征的历史演变,通过对文学史概念的“清理”和文学制度、规范的“再现”,推动当代文学朝着“历史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史》打破了以往文学史书写的一元论话语叙述模式,实现了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新建构,促使中国当代文学史真正意义上转入“历史化”的研究方向,成为当代文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出版20年来,洪氏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及其相关文学史著作受到普遍关注并被大量引用,多次再版发行,大量的评论性文章更直接促进了对该书研究的不断深化,推动该书在传播接受过程中呈现出逐渐“经典化”的态势。本文将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问世视作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事件”。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逐步“经典化”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将其放置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史的历史进程中,从文学史观、立场和建构方法,文学史书写中展现的独特性,世纪之交语境中的突围与开创等角度,对其“经典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全面系统地开掘其蕴含的学术史意义和价值。这既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版20周年之际,对其在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所形成的影响做一个总结,亦是借助于洪氏的文学史研究,回望中国当代文学70年,总结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发展趋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