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不同工艺条件下发酵液作为底物的产絮效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物絮凝剂工业生产和应用的需求不断扩大,价格昂贵的培养基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寻求廉价底物替代培养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以牛粪沼液作为接种物,分别在好氧液态发酵反应器和厌氧干发酵反应器中对水稻秸秆进行发酵,将水稻秸秆不同工艺下的发酵液作为底物替代传统产絮菌培养基,通过对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以及发酵液的产絮效果研究,寻求出一种贴近于自然的秸秆降解方法,及更易于工业大规模推广的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制取方法。以牛粪及沼液的混合物作为接种物,水稻秸秆为底物的好氧预处理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好氧预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认为好氧预处理过程后期富集驯化出一定数量的纤维素降解菌菌群,另外,推测系统中有新种出现。将富集驯化后的菌液投入到好氧液态发酵反应器,添加新鲜秸秆,反应器运行到120d时pH达到9.2左右。TOC在初期发酵阶段逐渐升高,两次添加接种物后均降低,随后逐渐升高,TN变化趋势同TOC,C/N维持在20:1左右。反应器运行稳定,实现了对水稻秸秆的有效降解。以牛粪及沼液的混合物作为接种物,水稻秸秆为底物的厌氧干发酵过程进行了探讨,采用内循环喷淋的方式运行厌氧干发酵反应器,反应器运行稳定。发酵初期,pH值迅速下降,30d后pH值缓慢上升,反应器中部和下部pH值始终保持同趋势变化。厌氧干发酵过程没有出现丙酸积累现象,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发酵。厌氧发酵液中总有机碳(TOC)含量随时间增加,总氮(TN)含量随时间减少,120d后C/N比达到15:1。通过分析认为水稻秸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得到有效降解,木质素轻微降解,同时水稻秸秆结构中的分子内氢键被破坏,水稻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推测厌氧干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微生物。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发酵液与传统产絮培养基配比形成的复合型产絮培养基产絮能力进行了探讨,好氧糖化液与传统产絮培养基最优配比为1:3,第67d和第109d的糖化发酵液与传统产絮培养基复合形成的复合型产絮培养基絮凝率较高;厌氧发酵液与传统产絮培养基最优配比为1:1,第100d的厌氧发酵液与传统产絮培养基复合形成的替代产絮培养基絮凝率最高,为92.45%,絮凝效果优于传统产絮培养基。厌氧干发酵反应器的发酵液与传统产絮培养基配比形成的复合型产絮培养基絮凝实验取得良好的絮凝效果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厌氧发酵液复杂的成分为产絮菌提供了更丰富的底物;二是厌氧发酵液中存在的未被降解的木质素等组分在絮凝过程中对絮凝体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中存在的情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消除不良情绪。
目的:观察经穴腹背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经穴腹背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
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是经济发展最迅速,城镇化发展建设速度最快的区域。由于城市工业“三废”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高强度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以及规模化畜禽
本工作测定了水稻不同品种的花粉在自然条件下的萌发能力。结果表明,花粉在37—38℃下经20分钟,或28—31℃下经60分钟,就基本上丧失其萌发力。花粉的萌发率随离体后时间的延
在这个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日本设计以其独到的审美形态和新颖的创作理念,在世界浪潮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其的很多文化都来源于中国,随着当今中国文化在全球领域越来越
网络零售市场的蓬勃发展,B2C市场占比持续上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约其发展的严重问题,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服务水平偏低,同质化严重,诚信缺失,
园林绿化养护是绿化工程的重要阶段。本文从绿化养护阶段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绿化养护进行了论述。
概述大学阅读文化涵义以及从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实践活动两方面总结大学阅读文化的结构特点。大学阅读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联性在于大学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正>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部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与重点.而如何处理不等式中"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成立"问题是不等式中常见的题型,在高考中屡见不鲜.本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