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美学校德育方法比较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e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学校德育各有千秋,它们都是当代德育实践的产物,都对当代学校德育实践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因而都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研究价值。当代中美学校德育方法比较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方法,从比较中找差异,从差异中找原因,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美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学校的德育改革,开拓某些有价值的思路。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德育方法基本问题分析。第一层次分析了德育方法基本问题所涉及的德育及德育方法的涵义,以及学校德育方法的构成。第二层次分析了德育方法比较研究的原则。第三层次论述了德育方法比较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当代中美学校德育方法。第一层次通过分析比较当代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方法的发展历程,全面了解和把握两国学校德育方法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趋势。第二层次介绍了当代中美两国学校德育基本方法。其中,中国学校德育基本方法分为自我教育法与指导教育法两大类;美国学校德育基本方法有活动——经验的德育方法,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价值澄清的德育方法,五个“E”的“新德育”方法。第三层次对当代中美学校德育基本方法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中美学校德育基本方法的同质性:讲授法逐渐成为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中共有的基本方法。实际锻炼法在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中受到普遍重视。情感陶冶法在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中也受到普遍重视。注重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各种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也是中美两国德育方法运用中的共同之处。中美学校德育基本方法的异质性:指导中美两国德育方法运用的价值观不同。在多种德育方法中,中美两国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德育方法的运用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不同。中国德育方法侧重于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美国德育方法侧重于解决现存的德育问题。 第三部分: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取向。本部分通过比较与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主要局限,归纳出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基本取向:从物本走向人本,凸显学校德育方法的以人为本取向;从灌输走向对话,在师生平等交流中实现德育的目标;从分离走向融合,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德育融入生活;从单一走向系统,寓德育于知识能力学习的整个过程;从传统走向现代,借助现代先进教育方法和科学手段。
其他文献
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各地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而节庆作为民间风俗文化的一分子,以其丰富的文化展示内容日益成为文化旅游的焦点。如何在旅游的环境下既能完整地展示当
两年一届的会员作品展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品牌活动。2016 年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举办第七届会员作品展, 集中展示中国女性摄影人为繁荣中国摄影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艺术成果。  展览以“妇女·儿童”为主题,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性吃苦耐劳、温良恭俭、传承良好家风的优秀品质,感受到她们将无私的爱奉献给社会和国家的博爱精神;从孩子顽皮的笑脸中,我们看到了童真与无邪,也读出了责任与希望。这些作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对我国从封建专制的落后农业国家向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中国转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