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NDM型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anli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产NDM型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菌株之间的同源性以及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为临床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规范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经Vitek 2 Compact自动化鉴定和药敏系统诊断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改良Hodge试验和IPM-EDTA协同试验进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筛查;微量肉汤稀释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多粘菌素)和E-test药敏试纸条(替加环素)检测药物对入选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菌株是否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ESBL基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以及多粘菌素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及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质粒接合试验和质粒复制子PCR分型方法研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质粒的特征。结果: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临床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920株,其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有28株,占3.04%。28株耐药中有18株的改良hodge试验和IPM-EDTA纸片协同试验结果同时阳性,表明产金属β-内酰胺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18株菌对除氨曲南外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均耐药,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的耐药率为33.3%,0%和0%。对18株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大肠埃希菌携带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都是blaNDM-5,其中还分别有16株(88.9%)携带ESBLs基因、4株菌携带rmtB基因和7株菌携带aac-(6’)-b-cr基因,未检测到其他类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及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LST分型方法将18株菌分为8个ST型,PFGE分型结果显示ST167、ST410和ST101型大肠埃希菌曾在我院引起克隆传播,剩余的五个ST型菌株间不存在克隆相关性。质粒接合实验显示大部分菌株(n=15)能将blaNDM-5基因通过接合途径传播给受体菌E.coliJ53,导致受体菌对所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且MIC值至少提高32倍。质粒复制子PCR分型法结果显示接合菌中携带blaNDM-5基因的质粒均为IncX3型。结论:产NDM-5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耐药机制,18株NDM-5阳性大肠埃希菌在同一医院流行尚属首次报道,blaNDM-5基因在我院的流行与菌株间克隆传播以及IncX3型质粒的水平传播有关,NDM-5阳性大肠埃希菌通常表现为多重耐药且常与其他耐药机制并存,给临床抗感染带来挑战,临床需要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提高感染控制措施。
其他文献
作为新兴的体育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运动康复专业是为弥补中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而开设的。文章以运动康复专业实际教学为切入点,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的运用TPY培养基,从健康水貂的粪便中分离培养、筛选出2个肠道菌株。方法细菌培养、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培养出的2株菌株为双
在对我国城镇批发市场建筑的兴起、存在问题进行了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认为这一新型商业设施必须在我国得到发展,在建设中解决好区位、总体布局、平面设计等问题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与生精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68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凋亡指
雅培(ARCHITECT)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美国雅培公司推出的一款英文触摸屏操作界面仪器,其测试速度终点法和速率法最高达800测试/h,电解质最高达600测试/h。该仪器具有性能
目的分析不同人种的胃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基于SEER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0年1750例胃腺癌患者的完整随访资料,应用χ2检验、Log-rank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
自主学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必然途径。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10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听力自主学习现状。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听力自主学习持肯定的态度,
河道暗渠化是影响城市建成区河流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因素,为探究河道暗渠化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影响,以深圳市龙华区观澜河流域主要支流暗渠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查并结合暗
本文对华北煤炭医学院外语系215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外语系学生听力理解学习现状以及网络学习情况,为听力教学、BB平台的使用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通过调查
在信息技术、信息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黑板+粉笔"式的传统教学环境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创建学习性社会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学员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形式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