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角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寻求新老建筑的联系时,我们往往很容易陷入外在风格的模仿中,仅关注外在的视觉效果,而忽视老建筑的内在特征,如空间、肌理、材料、质感等等,这样难免导致感官贫乏以及与历史的割裂。现象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建筑现象学强调对建筑所在场所的思考,关注人在建筑中的空间体验。历史建筑的保护活动需要建筑师尽可能多地对有关建筑的历史和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进而原真地保护历史并在其中延续当今的生活,为历史建筑延年益寿。这样就将建筑的事物性与人的意识很自然地联系了起来,这与现象学考察问题的角度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将建筑现象学介入到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之中,探讨了现象学视角下对人体感知与体验的关注以及相关的设计策略与方法。文中首先对现象学相关理论和发展脉络进行总结,分析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应用的哲学基础,并讨论现象学与建筑学的联系。以知觉现象为主要脉络,探讨在历史建筑的体验中知觉感官系统扮演的角色与作用。强调源于对历史主观认识与感触产生的“历史性”相对于老建筑的重要性。在第三章中,分别从场地氛围,空间体验,材料感知,三个主要从现象学引申到建筑学领域的方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第四章中分析了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方法,探讨各个建构要素对激发人体感知的影响。在第五章中,结合国内外重点案例及实践案例,分析现象学视角下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的应用。文章最后强调了在历史建筑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所谓形式上的统一,而落入后现代主义的“纯粹布景术”的俗套,借助于现象学的视角,通过对调动人体感知的关注,我们可以从历史与现代的关联中创造出一种令人难忘的体验,而不必求助于历史主义,重建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为保护更新设计带来更多的想象力与创新的成分。
其他文献
早在宋代,中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以主要运输陶瓷而闻名,所以又有称之为海上陶瓷之路。中国的制瓷行业历史悠久,做工考究,被西方称之为"China”。按朝代分有唐瓷、宋瓷、明
<正> 新昌县文管会收藏了60多种各个朝代的墓砖,通过整理,将其中50余种不同规格、纹饰的墓砖,制成拓片,力求从中摸出一些墓砖的规格、纹饰变化的规律.从现有的标本看,最早是
当前,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一个重点,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外资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
长江下游地区一系列史前水田遗迹的发现,说明长江下游不仅是稻作农业起源中心,也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材料各向同性以及可二次加工的特点,已经成为镁基复合材料主要研究方向。但是,随着增强颗粒尺寸的减小,颗粒团聚的倾向增加,使得
大型滚动轴承由于其结构大,承载能力强主要应用于低速重载的场合中。目前针对大型滚动轴承的分析和研究包括载荷分布,轴承承载能力,轴承使用寿命及轴承结构优化。主要分析方
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应用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移动定位、3G技术的发展而迅猛增长,手持设备端要处理的空间数据也
基层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政府意义重大。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使技术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成了对知识和对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早
<正>2014年5月15日,作为芯片级厂商巨头的AMD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成就今日启迪未来"为主题的AMD APU14技术创新大会。将APU14大会放在中国北京举行,反映了AMD对于中国市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