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工业、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电子工业、医疗事业及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高精度加工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提高机械加工精度对改善机械设备的装配性能、提高零部件的互换性以及控制产品的废品率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河北某年产8万吨苯乙烯化工有限公司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数值模拟为技术支持,通过文献收集、理论研究、模拟研究、优化设计及方案对比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石油化工厂中央抗爆控制室内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现状及特点,并通过数学建模及CFD数值模拟等主要方式,对中央抗爆控制室内工作环境的内外扰量特性、工作区域的温度均匀性与稳定性、气流组织方式进行了仿真模拟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优化。选取不同的气流组织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石油化工厂中央抗爆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的实时监测,得出中央抗爆控制室内的机柜室温度在冬夏两季的温度均高于工程师室内的温度,且机柜室在冬季的温度基本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的有关规定,而在夏季的温度已明显超出国家标准。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中央抗爆控制室中的重要房间(工程师室和机柜室)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对大功率设备较少的工程师室的温度控制效果较好,但是不适用于大功率设备较多的机柜室,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只能降低其送风口下方区域部分的温度,冷空气无法扩散至设备摆放区,冬夏两季的机柜室温度均偏高,其中夏季机柜室的平均温度达到32.5℃。选取优化方案,在原有上送上回通风方式的条件下,加大送风量至350m3/h,400m3/h及450m3/h,当送风量为350m3/h和400m3/h时,机柜室内的送风口下方的温度为28℃左右,设备摆放区域的温度约为32℃,相比之前300m3/h时基本一致,提升至450m3/h时设备摆放区域的温度降低为30.5℃,改善效果不明显。机柜室内的送风口下方的温度为平均温度均无法有效的降低机柜室内的温度,原因为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的气流流动性较差,无法有效的将气流扩散至整个房间,从而不能使设备所产生的热量排出室内。通过CFD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将机柜室的通风方式改为上送下回和下送上回两种不同的气流组织形式,对比得出采用上送下回的通风方式时,在送风口附近垂直区域的平均温度为26℃,但是设备摆放区域的温度仍然维持在30℃左右。而模拟下送上回的通风方式得出机柜室内的平均温度在29.5℃左右,而设备摆放区域温度降低至28.5℃。得出下送上回的通风方式为最优方式。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对石油化工厂中央抗爆控制室的空调系统优化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