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纳米团簇生长模式及光学性能和SnO2气敏机理的理论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单原子和体结构的中间体,多年来原子团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最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多年来一直研究的问题,团簇在多大尺度可以成体结构。半导体材料硅在现代先进工业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极为重要。由于纳米团簇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得硅纳米团簇呈现出许多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完全不同于具有体结构的硅晶体,也使得硅纳米团簇有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更多领域。本文采用了紧束缚方法(Tight-Binding,TB)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相结合的方法对硅纳米团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硅纳米团簇的生长模式进行了总结,同时预测了硅体材料的过渡尺度。在此基础上,采用TDDFT方法,对于氢饱和的硅纳米团簇的光学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同时也计算研究了富勒烯碳笼包覆小尺度的硅团簇的光学性质。另一方面,我们也研究了CO在In掺杂Sn O2(110)表面反应的反应路径,深入了解CO在In掺杂Sn O2(110)表面的反应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TB和DFT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对Si220纳米团簇的结构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研究。不同构型的异构体被研究分析,包括:bulk-like,icosahedral,bucky-diamond和onion-like四种异构体。计算结果表明:对于220个原子的Si纳米团簇,bulk-like异构体是最低能量异构体,该结构呈现为由重构的Si(111)面钝化表面的金刚石体结构。而且对于不具有对称性的bulk-like异构体的结构要比高对称的bulk-like异构体的结构更稳定。而且,在n=220这个尺度,icosahedral与bulk-like异构体一样具有竞争力。通过计算不同原子尺寸Sin(16≤n≤224)纳米团簇结合能,计算结果显示出,对于一种给定类型的异构体,随着纳米团簇的尺度的增大,其结合能基本呈线性变化,而且,从一种异构体过渡到另一种异构体,能量曲线的斜率将发生改变。从bucky-diamond到bulk-like异构体的结构过渡可能发生在173-215个原子尺度。这将使得硅纳米团簇有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更多领域。(2)采用TDDFT方法,我们研究了原子数目高达370个原子的氢饱和的硅纳米团簇的光学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裸露的硅纳米团簇的UV吸收光谱表现出一个较宽的吸收带,而氢饱和的硅纳米团簇则显示相对尖锐的峰,与裸露的硅纳米团簇进行比较,氢饱和的纳米团簇的吸收峰有着明显的蓝移,除了icosahedral异构体,氢饱和的纳米团簇的吸收峰均出现在可见光范围。此外,氢饱和的bucky-diamond和onion-like异构体的UV吸收谱呈现双峰现象。(3)采用TDDFT方法,我们对Sim和Sim@C2n团簇的光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出,相对于Sim团簇的紫外吸收波段,Sim@C2n的光学吸收谱发生明显的红移,进入可见光区间。而且,有趣的是,对于这一系列的Sim@C2n,它们的总的光吸收谱中出现一个较宽的吸收带,整个吸收谱和太阳辐射光谱极其相似,我们觉得这可能会为太阳能电池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4)通过DFT计算,我们研究了In掺杂Sn O2(110)表面的电子结构,结果显示In掺杂可以导致表面结构的局域变动。我们也研究了CO在In掺杂Sn O2(110)表面的吸附机理,通过比较未掺杂和In掺杂表面,我们发现CO仅仅物理吸附在未掺杂的Sn O2(110),但是在In掺杂Sn O2表面,CO可以被氧化形成CO2。过渡态的一步反应研究显示,桥氧空位比In位置更接近于CO位置,在激活CO的氧化时,氧空位比In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In掺杂可以产生较多的氧空位,这会更容易促进CO的氧化,In掺杂对于提高Sn O2-基气敏元件对于CO的气敏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寻找性能更优的气敏材料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Gracilamine的全合成研究Gracilamine是一个具有五环结构的石蒜科生物碱,同时也可被视为含有六氢化芴骨架的天然产物。针对其全合成,首先我们利用光促进Nazarov环化
当前建筑结构性能的优化,为现代建筑服务的完善带来了保障作用。实践中为了降低建筑结构问题发生率,保持其应用中良好的功能特性,则需要考虑相应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应用,使
近些年来大学生因寝室矛盾、与老师同学相处、恋爱等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多方面探讨大
【正】"什么!手机比马桶还脏?"是的,如今手机、钥匙和人民币都是人们出行必带的物品,而我们身上平均携带的细菌就多达150种。作为平时接触最多的物品,手机的肮脏程度可想而知
<正>2017世界城市杯珠算、心算、数学"三算"全能竞赛暨国际珠算教学研讨会7月22日~24日在台湾新竹市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澳洲、蒙古、越南、中国香港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