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多肽在慢性进展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u9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们的前期工作表明C16可以识别并与整合素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减轻局部炎性细胞浸润的效应。本研究在模拟慢性进展性MS病程的动物模型上给予不同剂量C16注射,阐明C16对EAE动物模型的脑脊髓内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变化,病程进展是否具有影响,对神经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低/中/高治疗组五组,用MOG35-55免疫除正常组之外的C57BL/6小鼠,为MS慢性进展模型。治疗组分别以每天每只0.1.mg、0.2mg、0.4mg的剂量连续2周给予C16多肽尾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在2周和8周后麻醉灌注取脑和脊髓,进行组织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 ELISA,电生理检测,透射电镜扫描等检测小鼠的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EAE发病时间明显推迟,运动障碍的症状表现较轻,临床评分也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和改善脱髓鞘,轴突损伤,神经元凋亡和炎性细胞浸润的情况。结论:C16多肽在慢性进展EAE模型中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效应。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结核病(多为肺结核)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日趋严峻,特别是出现了耐多药和多耐药结核病。人体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全身各种器官均可以发病,但主要多发于肺脏。早期结核病患者往往
汉滩病毒(HTNV)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迄今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抗HTNV鼠源性单克隆抗体(mAb),虽然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但应用于人体可能产生抗鼠抗体。而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