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巴瘤(lymphoma)是发生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死亡率为1.5/1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1-13位。淋巴瘤分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约40%NHL发生在淋巴结外,如消化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GIT)、皮肤、结缔组织、肺等部位,其中消化道最常见。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胃,约占60-75%;其次为小肠(约占30%)和大肠(约占10%),而食管原发性淋巴瘤罕见。目前,PGIL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的关注,但研究的资料相对有限,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病理类型繁杂,误诊率高,有必要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PGI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经回顾性分析,希望进一步明确PGIL不同部位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期为PGIL的诊疗及预后评估积累资料。方法1、搜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间根据2008年版《WHO淋巴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诊断为PGI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统计其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Ann Arbor)、Ki-67指数、B症状、生存时间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333例PGIL,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6∶1,其中胃、小肠、结直肠的男女发病率之比分别为1∶1.02、2.19∶1和1.9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9,P<0.05),其中胃和小肠比较,胃部女性发病率显著较高(χ2=8.529,P<0.016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在胃、小肠、结直肠的男女发病率之比分别为1∶1.46、1.83∶1和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9,P<0.05),其中胃和小肠比较,胃部女性发病率显著较高(χ2=5.632,P<0.0167)。2、组织学上,胃、小肠和结直肠DLBCL的发病率分别为47.25%(86/182)、40.96%(34/83)和37.70%(23/6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2,P>0.05)。胃、小肠和结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rginal zone lymphoma,MALToma)的发病率分别为32.97%(60/182)、12.05%(10/83)和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P<0.05),MALToma在胃部更高发。小肠和结直肠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L)的发病率分别为10.84%(9/83)和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8,P<0.05),ENKTL好发于结直肠。结论1、PGIL胃部淋巴瘤以女性常见;DLBCL也是女性在胃部更高发。2、MALToma在胃部更高发;ENKTL好发于结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