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如何变革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土地从解放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制到家庭承包制的确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严重波折,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平均、分散化经营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又要求农民平等地享有一份“保命田”。因此,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创新面临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约束。 文章结合解放后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历史变革,以及当前农村改革试验区土地经营模式探索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得出实行土地家庭经营和对土地进行产权重组是未来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创新的必要选择,也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公平与效率的有效手段。 最后,文章在吸取现有家庭承包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创建一种新的土地经营模式——股份家庭投包制,即在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基础上,明确土地产权,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然后通过以家庭为单位竞争性承包,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获得相应的股权收益,从而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效益。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情各异,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地实施股份家庭投包制进行了阶段性分布设计,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