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因素论二战后的中日关系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用“微妙”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从历史角度上讲,两国间有二千年的交往史,从官方到民间都有大量的人员相互交往,相互学习,有着惊人相似的文字。然而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到1937年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对华政策都建立在“软弱和分裂的中国”思维之上。中日关系自1972年复交以来,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近年来,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逐渐转向“政冷经凉”,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在科技、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的交往反而不时放缓脚步甚至裹足不前,在令人困惑的同时也反衬出两国关系的日益复杂。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种奇特的状况的呢?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然而抽丝剥茧,过滤层层迷惑的表象后,发现两国关系的“特殊”,首先在于日本文化的特殊性。笔者以日本传统文化为视角,分析了中日关系所处困境的症结,对改善中日关系,加强双方相互了解、理解提出了一些建议:注重文化差异的理解,加强两个民族间多层次的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
<正>奥兰多·布鲁姆的头发黑而卷曲,眼睛是褐色的——如果你想在他身上寻找到莱格拉斯的影子,一定会失望的。这个坎特伯雷小伙子和他的大部分角色真的很不同。
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在理论上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在政策主张上强调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工业化的研究出现了一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著作,而且也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全书充满了活生生的革命辩证法,处处都深刻地揭示出事物本身的一分
研究了圆弧青霉PG3 7碱性脂肪酶的发酵工艺条件 ,优化了PG3 7的摇瓶最适产酶条件 .其中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 (g/dL) :豆饼粉 3 .0 ,玉米浆 3 .0 ,磷酸氢二钾 1 .0 ,硫酸镁 0
儒学是东方思想的主流之一,是华夏文化的基干。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论政治思想、教育宗旨,还是社会制度、人伦道德,都以儒学为最高原则。秦汉以后,高度发达的
19世纪英国文坛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创作的现实主义女性批判小说《简·爱》从问世开始,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而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凯瑞·福版本的同名电影《
近年来,利用共振瑞利散射(RRS)(或者共振光散射(RLS))技术发展和建立了一系列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多数是基于染料与蛋白质反应形成结合产物时引起RRS的显著增强,并认为是染料生色团
本试验筛选到一株适于使苹果汁澄清的果胶酶产生黑曲菌No.07,应用物理因素及化学因素对No.07进行处理,从白色突变菌落中获得一高产株CL—8501,对CL—8501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民的不断增加,各种电子商务模式日渐出现,特别是C2C交易的发展尤为迅速。选择网上开店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创业的新选择,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