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硕果累累。但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城乡间要素流通不畅、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城乡发展的现实困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硕果累累。但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城乡间要素流通不畅、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城乡发展的现实困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也展示出缩小城乡差距的巨大潜力,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新的机遇。因此,如何借力数字经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实效及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中介效应三个方面进行机制分析,其次,分别构建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出2012至202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的发展水平,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分析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演进趋势。最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并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且呈现逐渐加剧之势。(2)现阶段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增速较缓。城乡经济融合和公共服务融合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大。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特征,但区域差异正逐渐缩小。(3)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能促使本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高但抑制周围地区的城乡融合进程。(4)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中介渠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压舱石,然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亟待调整和转型。而目前,对于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集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的研究仍存空间。基于此现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变量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能直接促进经济高质
苏州当前正以产业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文章从产业创新集群形成的机理出发,分析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做好顶层设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产学研融合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苏州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策略。
利用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对Al-Al同种金属材料进行焊接,以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利用SEM观察和分析接头显微结构,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接头截面的硬度分布。结合流体力学和波动力学对连接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中形成了波形界面,接头处硬度显著提高,平均硬度为57.3 HV,计算出Al-Al形成焊接接头的最小碰撞速度为90.12 m/s,Al-Al形成波形界面的最小碰撞速度为71 m/s。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对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减少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企业的创新。本文在回顾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绿色创新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创新为切入点,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显著降低制造业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其次,数字化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效率、降低成本;最后,数字技
通过分析XX生物制药企业2020年以来培训革新的具体案例,分析医药企业培训的现状,针对员工培训体系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注重培训需求的分析,加强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培训效果考评举措,做好应用效果反馈;善用新兴科学技术,提升员工参与意愿等构建培训体系的优化举措
理性、冷静、科学地剖析现实社会,全方位地展示时代社会风貌,是以《子夜》为代表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特色与精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史诗性追求的长篇小说作者并非都有意识地师法茅盾,虽然笼统说存在一种“茅盾类型”未尝不可。“十七年”史诗类长篇小说与茅盾式长篇小说在精神实质上存在重要差异,除了个别作品,它们与“茅盾传统”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形”亦不全似。新时期以后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不尽合“茅盾传统”的基
为研究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水平,采用熵值法、GIS技术和障碍度模型,基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大目标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北京市2015—2020年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从2015年的0.591 4提高到2020年的0.719 2,处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有机、绿色和纯天然的健康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ZC公司是一家将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三产结合的现代化企业。如何在坚持“健康、本真、自然”的品牌理念和中国莲文化加持的品牌风格的基础上,将“一莲出九药,全身都是宝”的莲资源有效开发起来,并以此带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已成为该公司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省级龙头企业ZC公司为研究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然而在充分肯定我国城乡居民快速増长成绩的同时,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未得到根除,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愈加凸显。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使城乡关系更加融洽,我国政府提出了很多极具可行性的应对之策,考虑制定有关城乡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比如2021年3月颁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涉及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