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恋者面对不公正事件的情绪反应与应对策略,可以通过公正敏感性反应出来。本研究自编《大学生自恋人格问卷》,探究大学生自恋人格特点的差异性及其与公正敏感性的关系。研究一编制《大学生自恋人格问卷》。共34个项目,分为控制欲、防御性、归属感三个维度。对15位在读研究生进行访谈,预测阶段共发放220份问卷,回收有效数据样本197份。经数据分析证实,该问卷信效度良好。研究二为正式问卷施测阶段。探究大学生自恋人格三个维度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在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省三个省份高校发放正式问卷,随机抽取1200人参与调查,进行有效作答学生共967人。结果显示:(1)在控制欲维度上,大一新生显著低于大二、大三、研二年级;母亲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被养育者的控制欲显著高于忽视型教养方式;父亲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被养育者的控制欲显著低于放任型教养方式;(2)在防御性维度上,大一新生显著高于研究生;父亲教养方式与家庭经济情况共同对自恋人格产生影响。父亲教养方式为权威型,个体防御性显著高于专制型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为贫穷,个体防御性高于其他家庭经济情况;(3)在归属感维度上,文科生归属感要显著低于理工科学生;父亲教养方式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影响不显著,家庭经济为贫穷与中等偏下,在归属感上的差异呈边缘显著。研究三结合《公正敏感性问卷》,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恋人格对公正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恋人格问卷中,归属感维度对大学生公正敏感性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控制欲维度对除犯过者敏感性外均呈现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防御性维度对除受害者敏感性外均呈现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研究结论:(1)《大学生自恋人格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自恋人格特点差异性的工具;(2)性别、年级和学科对大学生自恋人格三个维度发展存在影响;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与家庭结构等不同成长背景对大学生自恋人格三个维度均存在影响,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恋人格更具适应性;(3)大学生自恋人格各维度差异性能够预测其公正敏感性的差异性,通过人格特点能够预测其在公正事件中的反应强度与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