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康复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术治疗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加常规患教及必要的心理疏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康复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术治疗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加常规患教及必要的心理疏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八段锦运动疗法,八段锦运动版本以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版为准,试验组患者于出院后自行练习八段锦,于练习过程中佩戴W1M智能手表对心率变化及运动量进行监测,一周练习5天,每天练习2次,早晚各1次,每次练习八段锦套路1遍,平均每次练习时长约15min,每日总练习时长约30min。治疗疗程为2个月,利用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平台:康心汇对患者运动情况进行持续追踪并进行患教,定期返院复查,随访时间节点为导入期、治疗4周,治疗8周。观察运动前后患者心脏彩超LVEF、LVED,NT-Pro BNP等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LDL-C、TC等生化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下的步行距离、Mets值、运动前后Borg分级的演变等心肺功能指标;SDNN、RMSSD等心率变异性指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和SF-36量表等生活质量指标以及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等心理状态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1)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NT-pro BNP、LVEF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LVED较前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LVED较前稍有增大。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LVED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37±4.77mm、1.93±3.46mm;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LVEF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11.60±6.30%、4.53±5.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T-pro BNP改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METS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较前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较前稍有下降。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METS值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0.71±0.23、0.03±0.39;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前后差值分别为108.17±35.49m、-4.73±59.57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变异性方面: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水平(SDNN、RMSSD)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SDNN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9.55±13.57、14.18±5.86;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RMSSD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5.98±2.12、1.93±0.9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脂代谢方面: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TC、LDL-C)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TC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1.08±1.04mmol/L、0.59±1.00mmol/L;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LDL-C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1.05±1.16mmol/L、0.57±0.8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活质量方面: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方面,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在中医症候总积分及胸闷、胸痛、气短、口干口苦、小便情况、舌苔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SF-36调查简表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心理状态方面: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11.80±3.82、9.53±5.62;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9.73±2.99、6.23±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本试验开展过程及返院随访复查过程中,均无患者诉明显不适。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复查心电图、血液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大便小便常规均未见病情加重及反复。结论: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加常规患教及必要的心理疏导基础上,在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开展八段锦运动疗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提高心肺功能与运动能力、改善心率变异性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和翻译家,他为阿根廷文学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文学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以其饱含灵思、深邃隽永的文字为读者建造了一座座玄妙的文学迷宫。迷宫,除了是一种文学意象、叙事手法,它还是博尔赫斯“感受和生活的方式”,其笔下的迷宫书写呈现出叙事审美与生命哲思的双重意蕴。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迷宫在博尔赫斯小说文本中的具体呈现。博尔赫斯对迷宫的书写从具象的空间延伸到了时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将成为能源行业变革的重要媒介。电解水制氢有望成为制氢的主流工艺,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电解水效率低下,这主要是受限于阳极上发生的析氧反应(OER),从而影响了电解水制氢工艺的发展。因此,寻找合适的析氧催化剂对于电解水的发展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双金属氢氧化物在电化学领域尤其是析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双金属氢氧化物为研究对象,以泡沫镍(NF)为基底,在NF上合
荷兰作家塞斯·诺特博姆(Cees Nooteboom)是欧洲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五十多年的游历生活使得诺特博姆有着极为丰富的生命经历和人生体验,让他对世界和人类的生存有了深入的观察。他看到战争对人们带来的长久深远的影响,看到人们在现代生活中遭遇到的迷茫和焦虑,看到现代文明对古老历史的侵扰。他对人类的命运投以深切的关注和关怀,逃离意识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有体现。通过对逃离意识的书写,诺特博姆试图展现他
中韩两国向来重视课程和教学的衔接性问题。在相关理论和教育政策的指引之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课程衔接问题,但是,有关教材衔接性的研究却不多见,关于教材衔接性的国际比较研究更加缺乏。本文以中韩两国通行的母语教材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中韩两国母语教材在衔接性方面取得的成就,比较各自的优缺点,进而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首先,综述了已有教材衔接性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母语教材自身的特点,建构新的母语
《中国哲学家孔夫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于1687年问世,是由四位耶稣会士编纂的一部主要关于中国儒家文化的著述。该书收录了《大学》《论语》《中庸》的拉丁译文和欧洲首幅孔子肖像,集中传播了孔子思想,对17-18世纪欧洲社会影响深远。本文以形象学和“他者”为理论方法,以文化翻译观为视角,研究该书中耶稣会士书写的孔子形象。首先,本文梳理了《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产生
“克苏鲁神话”在当下已经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然而目前中文学界对其关注仍然寥寥。本文以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系列所表现的宇宙恐怖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哲学、心理学中关于他者的理论为主要研究理论,结合空间理论、现代性理论、后人类理论等讨论宇宙恐怖主义的本体、形态、生成与价值。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宇宙恐怖主义的本体,即宇宙恐怖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在认知、道德、欲望三个层面,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当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波兰作家之一。其作品自成一派,形成了独特的流动性叙事方式。文本呈现的“流动”及其“流动性”既是书写内容,也是精巧编织的文本质感,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感知与表达系统。流动性叙事不是无根文字的飘离,在受制于语言叙事逻辑的同时,它呈现出符合时代感受与个人趣味的新可能。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托卡尔丘克的生平及其作品译
从雨果在文明转型期写下的《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到标志人类遗产观达成共识的《世界遗产公约》,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核心价值观得到了高度关注,然而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愈加复杂。基于文化遗产新常态的背景,习总书记做出“让遗产活起来”的重要指示,而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诸多实践中,旅游的活化利用是重要方式之一。文化遗产特质的核心——场所精神,随着历史更迭和场所结构的变迁,具有延续场所的精神
激光选区域熔化形技术为众多增材制造方式的一种,它的原理是让高能量的激光束,按照先前预定的扫描路径,去扫描预先铺覆好的金属粉末将其完全熔化,达到逐层连接后再经冷却凝固后成形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成形结构复杂的构件,被广泛应用到了众多领域。在本文选取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为实验变量,激光功率从100 w到250 w,扫描速度从300 mm/s到1500 mm/s,打印了共30组样品,对以上不同工艺参数样品研究
私益信托监察人制度产生于离岸地区,日本首次以成文形式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后该制度被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移植。我国《信托法》在移植信托监察人制度时,只在第六章公益信托部分规定公益信托应当设立信托监察人,对于私益信托监察人没有规定,这不利于我国私益信托受益人利益的周延保护。我国目前对私益信托的监督主要是受益人大会监督和行政机关的监督,而受益人大会因人数多,存在“搭便车”心理和“刚性兑付”作为保本兜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