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是刚竹属(Phyllostachys)的重要经济竹种,其适应性强,有着其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安徽毛竹主产地的毛竹林土壤养分、林分结构以及生物量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为毛竹林的可持续丰产经营,同时发挥毛竹林潜在的优良的经济和生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研究结果如下。(1)安徽各主产区毛竹的平均胸径大小依次为:太平(10.81cm)>肖坑(10.52cm)>霍山(10.09cm)>泾县(9.91cm)>叶山(9.53cm)>广德(9.04cm)。立竹度大小为:太平(0.34)>肖坑(0.31)>泾县(0.30)>广德(0.27)>叶山(0.24)>霍山(0.21)。林分生物量大小为:太平(94.69t·hm-2)>肖坑(80.84t·hm-2)>泾县(78.19t·hm-2)>广德(73.75t·hm-2)>叶山(70.81t·hm-2)>霍山(54.70t·hm-2),皖南山区比大别山区毛竹生物量要高。各产区毛竹的各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均为:竹竿>竹枝>竹根>竹叶。(2)安徽各产区毛竹林土壤土壤平均pH高低为:霍山>泾县>广德>叶山>太平>肖坑;土壤容重大小为:太平>叶山>广德>肖坑>霍山>泾县。在0~10cm土层中,全氮含量最高的是太平的4.73g·kg-1,最低的是霍山的1.96g·kg-1;全磷含量最高的是广德的2.52g·kg-1,最低的是肖坑的0.54g·kg-1;全钾含量最高的是霍山的3.38g·kg-1,最低的是太平的1.38g·kg-1;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太平的48.19g·kg-1,最低的是霍山的28.39g·kg-1;速效氮含量最高的是霍山的82.71mg·kg-1,最低的是泾县的59.55mg·kg-1。在10~30cm土层中,全氮含量最高的是太平的4.35g·kg-1,最低的是广德的2.51g·kg-1;全磷含量最高的是广德的2.51g·kg-1,最低的是肖坑的0.47g·kg-1;全钾含量最高的是霍山的4.19g·kg-1,最低的是广德的1.65g·kg-1;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泾县的35.25g·kg-1,最低的是霍山的22.60g·kg-1;速效氮含量最高的是霍山的80.43mg·kg-1,最低的是泾县的53.61mg·kg-1。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都是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小;不同产地的土壤磷含量差异很大;0~10cm全钾的含量均小于10~30cm;大别山区霍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而速效氮含量却最高。(3)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毛竹林生物量与土壤的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全氮和有机质;平均胸径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立竹度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4)毛竹林土壤养分元素主要包括全N、全P、全K、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N。在土壤主要养分因子中,全N、全P、有机质和速效P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特征因子,其中全P和有机质对林分生产力的总贡献率达到48.28%,成为土壤养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全N(19.75%)和速效N(13.53%)为次要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