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颅咽管瘤(CP)动物模型,研究肿瘤生物学特性,确定可预测肿瘤预后或复发的有效指标和因子,奠定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 方法 本研究分二部分:一部分收集颅咽管瘤组织,采取异种异位移植到BALB/C裸小鼠皮下,建立肿瘤动物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组织学特点,并应用免疫组化法鉴定肿瘤性质、测定移植瘤细胞增殖活性及血管形成能力;二部分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案,探讨颅咽管瘤的生物学特性:1、光镜及电镜观察各型颅咽管瘤组织结构特征及与邻近脑组织的关系;2、应用免疫反应和FCM检测肿瘤细胞增殖、侵润活性,Ki-MCM6、Ki-S4与石蜡切片反应测定MCM6、DNATopo Ⅱα蛋白表达结合FCM检测瘤细胞DNA含量、S期分数、G2/M+S期评价瘤细胞增殖能力。VEGF抗体、CD34与石蜡切片反应测定VEGF蛋白表达、MVD记数判断肿瘤侵润性生长活性;3、光镜下观察HE切片肿瘤细胞形态,TUNEL法、FCM检测瘤细胞凋亡、坏死百分数评价肿瘤细胞坏死、凋亡情况。 结果1、将人脑颅咽管瘤组织异种异位移植到BALB/C裸小鼠皮下,可以建立肿瘤动物模型,釉质上皮型较鳞形乳头瘤型更易存活;2、移植瘤保留了原肿瘤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和血管形成活性;3、颅咽管瘤细胞为二倍体,釉质上皮型较鳞形上皮型肿瘤细胞增殖活力强,前者S期分数、G2/M+S值也显著高于后者,类似于釉质上皮瘤、鳞形上皮瘤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结果;4、釉质上皮型较鳞形乳头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