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章》看庞德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g139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兹拉·庞德,20世纪英美新诗运动的伟大旗手。他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包含世界文学、艺术、建筑、神话、经济学、历史等内容的现代主义长篇史诗——《诗章》,作品的诗歌内容和创作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和学者。同时,庞德也因自身政治言论牵涉法西斯,在二战时被捕入狱身陷精神病院十二年。东西方学者对庞德褒贬不一,学术研究也颇为争议。本文以《诗章》为研究对象,从“比较诗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解读,运用比较诗学理论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条分缕析出庞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首先,《诗章》中存在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呈现诸多儒家思想和东方艺术形式。庞德对儒学极为尊重,有意排斥基督教,但儒学虽好只是良药,基督教却是食粮。他渴望美国能在杰出领袖的指引下,成为同中国一样“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理想国度。其次,庞德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是人生的必然。在英美新诗运动的大背景下他得到费诺罗萨遗稿,并在好友比尼翁和布热泽斯卡的引领下走进中国文化殿堂,这一路除了家人和好友的陪伴,庞德还得到了出版商马修斯和蒙罗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与鼓励。最终,庞德《诗章》创作完成。庞德对东方的热情不仅激起了西方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诗学的兴趣,对中国“五·四”新诗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庞德向西方传播儒道思想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去中心意识,使东方文化发扬光大,两种异质文化得以平等对话,使西方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国。庞德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对中西文化和中西诗学一视同仁的态度让20世纪的美国文坛掀起了“中国热”,中国文化得以传到大洋彼岸,同时庞德也动摇了数百年来西方文化一家独大的强势地位。从比较诗学视角进行文本解读,能间接打破西方文艺理论中心地位的偏见,将中国特色的文化和理论介绍出去,实现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美好期许。
其他文献
对两种聚合物水泥粘结砂浆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证明了丁苯和苯丙乳液均具有良好的减水作用,能够显著地提高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粘结抗折强度,并可大幅度降低抗压强度和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者占其死亡总人数的50%。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40a的人群中占4%~7%,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已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的广
目的探讨球囊预扩在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0-01—2016-12收治的76例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血
谚语是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由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谚语中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也造就了英汉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
乡村振兴,“振心”是关键。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姜家坞不‘污’,浮石街道也不‘浮’了。”浙江省衢州市浮石街道姜家坞村
报纸
<正> 1999年10月,洛阳市宜阳县韩城乡城角村农民在村南修水渠时,于地表深约1.4米处发现有铭铜戈1件,本文仅就这件铜戈铭文的释读及其相关问题,略述管见。铜戈为长胡,援前部略
期刊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公众对体育
<正>一.韩国古代墓葬的分类人从落地到死亡,拥有一辈子的时间,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人死之后,子孙或者所熟悉的人通过某些行为将其遗体进行处理和保存。在这些行为过程中,
传统装饰纹样是设计灵感的来源,每种纹样的起源和演变都具有鲜明风格。这些承载着不同民族审美情趣的传统装饰纹样,跨越漫长时间和地理空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为当代设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