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40%乳猪浓缩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添加水平、不同水分含量和抗氧化剂、酸化剂和抗氧化剂、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及不同油脂来源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为延长饲料保质期提供依据。本研究共5个试验:试验一,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添加水平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12个试验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氧化剂,试验组选用的4种抗氧化剂分别为乙氧基喹啉(EM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维生素E(VE)和复合抗氧化剂(CA)。EMQ的添加量分别为0.5 kg/t、1.0 kg/t和2.0 kg/t,BHT的添加量分别为0.3 kg/t、0.6 kg/t和1.2 kg/t,VE的添加量分别为0.25 kg/t、0.5 kg/t和1.0 kg/t,CA的添加量分别为0.5 kg/t、1.0 kg/t和2.0 kg/t。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料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7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中,基本上每个处理组的水分含量都在第42 d时达到最高,在第49 d时明显的下降,49 d和56 d的水分含量呈平缓变化。各处理组第28 d的酸价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或P<0.01),对第28 d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EMQ组极显著低于0.5EMQ和1.0EMQ组酸价(P<0.01),1.2BHT组极显著低于0.3BHT和0.6BHT酸价(P<0.01),0 25VE组显著低于0.5VE组(P<0.05),2.0CA组极显著低于 0.5CA 和 1.0CA 组(P<0.01)。0.5EMQ、1.0EMQ、0.3BHT、1.2BHT、0.25VE和 2.0CA 组的过氧化值在各时间点均较低。而0.5VE组的过氧化值在各时间点均较高。0.5EMQ、1.0EMQ、1.2BHT、0.25VE、1.0VE和2.0CA组的丙二醛含量在各时间点均较低。而0.5VE组的丙二醛含量在各时间点均较高。对于40%的乳猪浓缩料来说,添加0.5 kg/t的EMQ和0.25 kg/t的VE即可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而BHT和CA需提高添加量,添加量分别为1.2 kg/t和2.0 kg/t才能发挥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试验二,不同水分含量和抗氧化剂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水分分别为9.5%、11.5%和13.5%,其中3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5 kg/t的EMQ,其余3个处理组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 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和抗氧化剂的组合与时间对40%乳猪浓缩料的脂肪氧化有一定的影响,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含量为13.5%左右时,饲料在试验前期就已经霉变,而霉变会引起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在添加0.5 kg/t EMQ的情况下,水分含量为9.5%和11.5%左右时,可显著降低各时间点的过氧化值(P<0.05或P<0.01)。建议为控制40%乳猪浓缩料脂肪氧化,饲料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1.5%以内,并添加抗氧化剂。试验三,酸化剂和抗氧化剂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8个处理组,其中1个处理组没有添加酸化剂和抗氧化剂,1个处理组只添加抗氧化剂而没有添加酸化剂。其余6个处理组的酸化剂添加量分别为5 kg/t、10 kg/t和15 kg/t,其中3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5 kg/t的EMQ,其余3个处理组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 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在添加等量酸化剂的情况下,添加抗氧化剂有降低酸价的作用(P<0.05)。随着酸化剂添加水平的增加酸价呈下降趋势。在添加抗氧化剂的情况下,高添加量的酸化剂有更好的降低过氧化值的作用(P<0.05)。40%乳猪浓缩料中添加10 kg/t和15 kg/t的酸化剂,并同时添加0.5 kg/t的EMQ,可有效降低脂肪的酸败情况。建议为控制40%乳猪浓缩料脂肪氧化,酸化剂的添加量为10kg/t至15 kg/t,并应同时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试验四,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8个处理组,铜源为五水硫酸铜,锌源为氧化锌和硫酸锌。处理组Ⅰ、Ⅱ和Ⅲ的铜水平分别为50 mg/kg、250mg/kg和500mg/kg,锌水平均为3 750mg/kg,锌源为氧化锌,处理组Ⅳ、Ⅴ和Ⅵ的铜水平分别为50mg/kg、250mg/kg和500 mg/kg,锌水平均为5 625 mg/kg,锌源为氧化锌,处理组Ⅶ铜水平为500mg/kg,锌水平为 375 mg/kg,锌源为硫酸锌,以上各处理组均添加0.5kg/t的EMQ。处理组Ⅷ铜水平为500 mg/kg,锌水平为5 625 mg/kg,锌源为氧化锌,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 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在40%乳猪用浓缩饲料中,添加500 mg/kg的铜(化合物形式是硫酸铜)和5 625 mg/kg的锌(化合物形式是氧化锌),并添加0.5 kg/t的EMQ,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都较低,说明高铜和高锌在抑制脂肪酸败方面可能存在协同效应,尤其是高含量的锌可起到抑制脂肪酸败的作用,但锌必须以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在40%乳猪用浓缩饲料中,添加500mg/kg的铜(化合物形式是硫酸铜)和375mg/kg的锌(化合物形式是硫酸锌),并添加0.5 kg/t的EMQ,其脂肪酸败程度比较严重,说明在饲料中添加高量的硫酸锌形式的锌会加快脂肪氧化。试验五,不同油脂来源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7个处理组,各组粗脂肪含量约为11%,其中处理组Ⅰ主要脂肪来源为膨化大豆,处理组Ⅱ中10%的脂肪来源于一级大豆油,处理组Ⅲ中5%的脂肪来源于一级豆油,处理组Ⅳ中2.5%的脂肪来源于一级豆油,处理组V中10%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处理组Ⅵ中5%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处理组Ⅶ中2.5%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其余脂肪来源于膨化大豆等饲料原料,各组均添加0.5 kg/t的EMQ。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第14 d,10%毛豆油组的过氧化值显著低于除10%豆油组和2.5%毛豆油组外的其他处理组(P<0.05)。第28 d,10%毛豆油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5%豆油组和2.5%豆油组(P<0.05)。第42 d,10%毛豆油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除膨化大豆组以外的其他处理组(P<0.05)。在40%乳猪浓缩料中,建议选用毛豆油做为脂肪的主要来源,或者选用毛豆油和膨化大豆相配合做为脂肪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