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浓缩料中脂肪氧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40%乳猪浓缩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添加水平、不同水分含量和抗氧化剂、酸化剂和抗氧化剂、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及不同油脂来源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为延长饲料保质期提供依据。本研究共5个试验:试验一,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添加水平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12个试验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氧化剂,试验组选用的4种抗氧化剂分别为乙氧基喹啉(EM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维生素E(VE)和复合抗氧化剂(CA)。EMQ的添加量分别为0.5 kg/t、1.0 kg/t和2.0 kg/t,BHT的添加量分别为0.3 kg/t、0.6 kg/t和1.2 kg/t,VE的添加量分别为0.25 kg/t、0.5 kg/t和1.0 kg/t,CA的添加量分别为0.5 kg/t、1.0 kg/t和2.0 kg/t。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料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7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中,基本上每个处理组的水分含量都在第42 d时达到最高,在第49 d时明显的下降,49 d和56 d的水分含量呈平缓变化。各处理组第28 d的酸价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或P<0.01),对第28 d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EMQ组极显著低于0.5EMQ和1.0EMQ组酸价(P<0.01),1.2BHT组极显著低于0.3BHT和0.6BHT酸价(P<0.01),0 25VE组显著低于0.5VE组(P<0.05),2.0CA组极显著低于 0.5CA 和 1.0CA 组(P<0.01)。0.5EMQ、1.0EMQ、0.3BHT、1.2BHT、0.25VE和 2.0CA 组的过氧化值在各时间点均较低。而0.5VE组的过氧化值在各时间点均较高。0.5EMQ、1.0EMQ、1.2BHT、0.25VE、1.0VE和2.0CA组的丙二醛含量在各时间点均较低。而0.5VE组的丙二醛含量在各时间点均较高。对于40%的乳猪浓缩料来说,添加0.5 kg/t的EMQ和0.25 kg/t的VE即可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而BHT和CA需提高添加量,添加量分别为1.2 kg/t和2.0 kg/t才能发挥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试验二,不同水分含量和抗氧化剂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水分分别为9.5%、11.5%和13.5%,其中3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5 kg/t的EMQ,其余3个处理组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 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和抗氧化剂的组合与时间对40%乳猪浓缩料的脂肪氧化有一定的影响,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含量为13.5%左右时,饲料在试验前期就已经霉变,而霉变会引起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在添加0.5 kg/t EMQ的情况下,水分含量为9.5%和11.5%左右时,可显著降低各时间点的过氧化值(P<0.05或P<0.01)。建议为控制40%乳猪浓缩料脂肪氧化,饲料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1.5%以内,并添加抗氧化剂。试验三,酸化剂和抗氧化剂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8个处理组,其中1个处理组没有添加酸化剂和抗氧化剂,1个处理组只添加抗氧化剂而没有添加酸化剂。其余6个处理组的酸化剂添加量分别为5 kg/t、10 kg/t和15 kg/t,其中3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5 kg/t的EMQ,其余3个处理组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 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在添加等量酸化剂的情况下,添加抗氧化剂有降低酸价的作用(P<0.05)。随着酸化剂添加水平的增加酸价呈下降趋势。在添加抗氧化剂的情况下,高添加量的酸化剂有更好的降低过氧化值的作用(P<0.05)。40%乳猪浓缩料中添加10 kg/t和15 kg/t的酸化剂,并同时添加0.5 kg/t的EMQ,可有效降低脂肪的酸败情况。建议为控制40%乳猪浓缩料脂肪氧化,酸化剂的添加量为10kg/t至15 kg/t,并应同时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试验四,不同水平微量元素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8个处理组,铜源为五水硫酸铜,锌源为氧化锌和硫酸锌。处理组Ⅰ、Ⅱ和Ⅲ的铜水平分别为50 mg/kg、250mg/kg和500mg/kg,锌水平均为3 750mg/kg,锌源为氧化锌,处理组Ⅳ、Ⅴ和Ⅵ的铜水平分别为50mg/kg、250mg/kg和500 mg/kg,锌水平均为5 625 mg/kg,锌源为氧化锌,处理组Ⅶ铜水平为500mg/kg,锌水平为 375 mg/kg,锌源为硫酸锌,以上各处理组均添加0.5kg/t的EMQ。处理组Ⅷ铜水平为500 mg/kg,锌水平为5 625 mg/kg,锌源为氧化锌,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 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在40%乳猪用浓缩饲料中,添加500 mg/kg的铜(化合物形式是硫酸铜)和5 625 mg/kg的锌(化合物形式是氧化锌),并添加0.5 kg/t的EMQ,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都较低,说明高铜和高锌在抑制脂肪酸败方面可能存在协同效应,尤其是高含量的锌可起到抑制脂肪酸败的作用,但锌必须以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在40%乳猪用浓缩饲料中,添加500mg/kg的铜(化合物形式是硫酸铜)和375mg/kg的锌(化合物形式是硫酸锌),并添加0.5 kg/t的EMQ,其脂肪酸败程度比较严重,说明在饲料中添加高量的硫酸锌形式的锌会加快脂肪氧化。试验五,不同油脂来源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试验分为7个处理组,各组粗脂肪含量约为11%,其中处理组Ⅰ主要脂肪来源为膨化大豆,处理组Ⅱ中10%的脂肪来源于一级大豆油,处理组Ⅲ中5%的脂肪来源于一级豆油,处理组Ⅳ中2.5%的脂肪来源于一级豆油,处理组V中10%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处理组Ⅵ中5%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处理组Ⅶ中2.5%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其余脂肪来源于膨化大豆等饲料原料,各组均添加0.5 kg/t的EMQ。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试验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14d,在上午8:00~12:00取样,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第14 d,10%毛豆油组的过氧化值显著低于除10%豆油组和2.5%毛豆油组外的其他处理组(P<0.05)。第28 d,10%毛豆油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5%豆油组和2.5%豆油组(P<0.05)。第42 d,10%毛豆油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除膨化大豆组以外的其他处理组(P<0.05)。在40%乳猪浓缩料中,建议选用毛豆油做为脂肪的主要来源,或者选用毛豆油和膨化大豆相配合做为脂肪的来源。
其他文献
脯氨酸是—种多功能氨基酸,它在渗透及氧化胁迫保护、维持蛋白稳定性、细胞信号传导、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对营养环境的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稻瘟病菌菌丝的极性生长、分生孢子的萌发以及附着胞的形成都依赖于适当活性氧的合成,而活性氧本身具有细胞毒性,因此,活性氧内稳态的维持对稻瘟病菌而言至关重要。鉴于脯氨酸及其代谢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稻瘟病菌中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将有助于深
砷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砷对生物体的毒性与其浓度和形态密切相关。水环境中砷主要以无机砷存在,无机砷可被一些微生物吸收后转化为有机砷,但这些有机砷在另一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能重新被降解成无机砷。因此,水生环境中的微生物,如浮游生物与细菌,对水环境中砷的形态及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并在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螺旋藻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砷耐受和生物转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螺旋藻中与砷代谢相关
业务流程优化的重点,指把传统式的基于职责区分的金字塔形管理模式,向流程导向式的互联网型管理模式调整转化,而针对医院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如何优化问题分析,恰恰是这方面的绝佳诠释,现该文基于医院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内涵、特征、价值等方面的分析,具体从制度、技术、共享等角度,说明具体的优化途径,以便有效应对流程效率不高、实际操作繁杂等方面问题。
鱼尼丁受体(RyR)是位于内质网/肌浆网中的最大的钙离子通道蛋白,它们在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中发挥核心作用。三种以RyR为靶标位点的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具有高物种选择性的优点,高效低毒,平均每年的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然而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关于昆虫RyR的结构研究,阻碍了我们对于该杀类虫剂作用分子机制的理解及理性改造的可能。本论文首次以重要农业害虫小菜蛾为研究材料,解析了其RyRN端结构域的高分辨率(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所造成的退化生态系统不同于一般的退化生态恢复系统,其拥有更独特的植被-土壤条件,是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本研究为全面认识地震灾区生态恢复后“植被-土壤”系统的动态过程,通过汶川地震重灾区典型区汶川县(干旱河谷气候区)和绵竹市(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的受损治理样地与未受损样地进行对比,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典范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气候区治
水稻镉污染直接影响稻米产量、品质下降,进而影响人类健康,如何防控水稻镉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株镉富集能力高的菌株(铜绿假单胞杆菌),在评价该菌株对不同重金属污染耐性及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制备菌剂,进一步采用营养液加镉水培试验,探讨菌株缓解水稻镉污染的生理生化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铜绿假单胞杆菌的镉、铜、铅、镍的耐性浓度依次为900、100、100、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然而酷暑、严寒、多风及缺水等不良气候条件都制约着杉木的生长发育,阻碍杉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杉木的转录激活因子对于抗逆性进行改造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至今尚无相关研究。现有运用于基因工程中的转录激活因子基本为非植物源的,在植物中很难稳定的发挥功能,因此寻找能在待改造植物中稳定表达的转
生物大分子借助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拉伸形成微/纳米级的纤丝。微观下的纤丝分子链结构的特征决定了宏观表现出纤丝膜的稳定性。近几年来与天然和生物有关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多糖等有关的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静电纺丝是目前制备纳米微纤丝最简便、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优良柔韧性及质量轻等优点。随着静电纺丝研究的深入发展,利用多糖类物质制备的纳米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穗形、粒形和分蘖是水稻的三个重要农艺性状,也是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组利用辐射诱变的方法,从籼稻恢复系明恢86中分别获得了三类水稻突变体,以与产量密切相关的穗长、粒形和分蘖相关的农艺性状为研究对象,对这三类突变体进行了形态与遗传分析,并利用BSA-seq的方法行快速鉴定出相应的目的基因。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更深入理解水稻穗长、粒形和分蘖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reovirus,MDRV)感染引起,能够对番鸭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以肝、脾出现大量灰白或黄白色坏死点为主要临床症状。深入了解番鸭呼肠孤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揭示番鸭呼肠孤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关系,将有助于阐明该病毒的致病机理,为科学防控番鸭呼肠孤病毒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天然免疫是宿主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