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继毒品犯罪、环境污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人数多、分布广,因此分类别的进行犯罪预防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总人数已达到750万左右,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近年来,高职学生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类型趋于多样化,国内学者对高职学生犯罪的研究相对缺乏。笔者针对当前情况对高职学生犯罪的案例进行调查、归类、整理、研究,分析其特点,剖析其原因,寻求预防高职学生犯罪的途径。本文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高职学生犯罪现象与日俱增的事实,引出本文的论题,接着分析了研究本论题的现实价值;正文第一部分:在借鉴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犯罪预防的出发点,从广义犯罪学的角度对高职学生犯罪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它包括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第二部分:综述了高职学生犯罪的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学生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三部分:高职学生犯罪的主要类型,对高职学生犯罪类型进行了粗略的归类,分为财产性犯罪、暴力型犯罪、涉性类犯罪;第四部分:高职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代表性的罪因理论,并进行了简单的评析,然后分析高职学生犯罪的个人原因及社会原因,个人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法律意识的因素等,社会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传媒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第五部分:高职学生犯罪的预防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社会预防、学校预防、家庭预防。其中社会预防包括经济预防、政治预防、文化预防;学校预防包括建立犯罪预测制度、建立技术预防与观念预防的双重预防机制等方面;个人预防包括创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倡导良好的家庭美德、强化科学的家庭教育、重视家长的榜样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