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沉积特征及原型盆地边界的迁移,反映了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历史。本文综合野外剖面、岩心描述以及室内分析等多方面信息,采用资料统计、沉积相分析与综合作图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系统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恢复了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新近系的原型盆地边界。 首先,柴达木地区的物源区主要有东昆仑物源区、南祁连物源区、阿尔金物源区,通过柴达木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各时期重矿物分析和岩石薄片分析,确定了各地区各时代的母岩性质和物源来源。 其次,在实测野外剖面、观察露头现象以及描述岩心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概率曲线特征等几方面,将研究区的沉积相总结为洪积扇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辫状河相以及湖泊相五大类。 再次,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绘制岩性厚度及厚度地层比的等值线图,掌握各种沉积相在空间上的展布规律。其中冲积扇相主要发育在阿尔金斜坡带、祁漫塔格山前以及赛什腾山前地区,扇三角洲相主要发育在阿尔金斜坡西段,三角洲相主要发育在阿拉尔以及跃进地区,河流泛滥平原广泛分布于滨浅湖沉积的外缘或区间。 最后,采用边缘相分析法、机械沉积分异法以及古老地层为边界的方法,结合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恢复了柴达木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各时期的盆地原始沉积边界,从而了解盆地演化历史并确定了当时原型盆地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