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稻田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排放差异形成机理对于稻田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早、晚稻各3个甲烷排放高、中、低品种为对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观测了不同水稻品种根冠比、根体积、根孔隙度、根系活力以及根际土壤中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产甲烷菌数量,比较水稻品种之间的根系和根际土壤特性的差异,分析影响不同水稻品种甲烷排放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稻田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排放差异形成机理对于稻田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早、晚稻各3个甲烷排放高、中、低品种为对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观测了不同水稻品种根冠比、根体积、根孔隙度、根系活力以及根际土壤中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产甲烷菌数量,比较水稻品种之间的根系和根际土壤特性的差异,分析影响不同水稻品种甲烷排放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稻和晚稻的甲烷排放通量在季节变化上较一致,分蘖期最高,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至生长后期(乳熟期)几乎没有甲烷的排放。其中早稻3个品种的甲烷排放通量顺序依次为湘早籼24号>陆两优996>株两优819,在分蘖期湘早籼24号的甲烷排放通量均值显著大于陆两优996和株两优819,差异分别为36.23%、23.46%。晚稻3个品种的甲烷排放通量顺序为湘晚籼17号>泰优390>Y两优1号,湘晚籼17号的甲烷排放通量均值在分蘖期显著高于泰优390和Y两优1号,差异分别为55%、54.95%,灌浆期湘晚籼17号显著大于Y两优1号,而泰优390与Y两优1号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早稻齐穗期湘早籼24号的根冠比显著高于陆两优996和株两优819;根体积在3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根孔隙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乳熟期陆两优996的根系伤流量显著大于湘早籼24号。晚稻中Y两优1号在齐穗期的根冠比显著大于湘晚籼17号,乳熟期泰优390显著大于Y两优1号;齐穗期Y两优1号的根体积显著大于湘晚籼17号,极差为19.68 mL·株-1;根孔隙度范围在0.142-0.364之间,3个品种在各时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蘖期泰优390的根系伤流量显著大于湘晚籼17号和Y两优1号。(3)根际土壤特性中的蔗糖酶、脲酶活性品种比较结果为:早稻的蔗糖酶活性在乳熟期表现为陆两优996显著大于株两优819,齐穗期的湘早籼24号脲酶活性显著大于株两优819;晚稻的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在分蘖盛期和乳熟期均表现为湘晚籼17号最大。根际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在早稻中湘早籼24号最多(分蘖盛期),晚稻在分蘖盛期的产甲烷菌数量大小为泰优390>湘晚籼17号>Y两优1号。(4)影响早稻甲烷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根冠比,晚稻是根冠比和根孔隙度,均与甲烷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早稻品种的甲烷排放通量与根际土壤产甲烷菌数量有正相关性;晚稻泰优390、湘晚籼17号的甲烷排放通量与根际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Y两优1号与根际土壤产甲烷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因此,在本试验的供试品种中,降低早稻品种的植株根冠比和晚稻的根冠比、根孔隙度,可减少甲烷的排放;降低根际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以及减少根际土壤产甲烷菌数量亦可减排甲烷。
其他文献
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七一”纪念如同一根红线贯穿其中。“七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日,在众多纪念日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政治地位,对于这一特殊历史节点的纪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向。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于“七一”纪念活动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希冀在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纪念活动中塑造政党形象,协调整合
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出色的思想教育工作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事业的积极性,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动员广大农民参与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对农民采取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土地改革的热情,为中国共产党汲取农村中巨大的人力、物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的历史脉络,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演进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我国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这标志着“十四五”期间,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发生历史性转移,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推进主力,其自身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能否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建设工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电能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电力系统规模增加、电压等级提升、直流输电系统不断接入、特高压全国联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也日益增加。电力系统动态过程日趋复杂,对电力系统数值仿真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稳态计算与暂态仿真计算是数值仿真中的两个重要内容。潮流计算以经典的牛顿-拉夫逊法为代表,其原理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在面对超大
党员干部的教育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位置,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提出明确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等要求,为推动相关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与党员干部受到良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系密切,研究和认识新时代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有利于更好
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比容量的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二次电池。然而,目前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仍然面临一些问题:(1)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导率低,单体硫在室温下是绝缘体;(2)溶解的中间物在电解液中的扩散会导致“穿梭效应”;(3)充放电过程中正极体积变化大。这些问题通常会导致硫的失活,大大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因此,研究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正极材料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将硫单质与导电基质相结合,形成硫
化石燃料消耗造成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建立可持续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大规模”绿色”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凭借广泛分布的钠离子和廉价的钠前体资源,钠离子电池(SIB)被视为锂离子电池(LIB)有前途的新兴补充器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酚醛树脂作为硬碳的合成聚合物前体,已成为钠离子电池(SIB)的核心负极原料。但一方面,较低的容量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创新地使用环氧小分子对传统酚醛进
随着大规模储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锂资源的有限储量和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由于钠与锂元素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具有储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电网储能方面更具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诸多储钠负极材料当中,碳材料是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于沥青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产碳率高的优势,本论文工作针对沥青在高温下的高石墨化
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对广州市、佛山市、惠州市、珠海市、英德市和东莞市等地的园林景观植物进行根际线虫病害调查,共采集了596份样品进行线虫分离,在其中的533份样品中检
中小企业长期以来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民众就业率的重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力量薄弱、筹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一旦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倒闭的结局。与中小企业相对应的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在给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十分谨慎,而这又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一种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