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城市问题都与城市内人口分布不合理有关,随着居住人口的活动性日益增强,迁居行为在改变城市系统和城市社会空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社区是19世纪全球社会思想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个体自身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是社区归属感的决定性因素,它体现了人们对所居住社区的情感依赖和价值认同。论文通过第一章的绪论部分梳理发现,当前研究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都多关注迁居行为的动因及迁居的过程,很少重视迁居行为发生后居民生活状况的探讨。而对居民社区满意度的探讨,多是基于现状描述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特定事件或不同条件对比的研究不多;本文将这两个研究领域进行结合,基于2010-2011年间开展的北京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问卷调查数据,从居民主观社区意识的视角对迁居行为所产生后果的探究,应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均值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讨了北京低收入群体的迁居行为特征、社区满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探讨了北京市低收入迁居群体所具有同质性和差异性。根据对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的统计发现,受访者和受访家庭的属性同质性高,如受访人年龄普遍偏高、户口多北京城市户口、婚姻状况正常、文化水平低、受访家庭多核心家庭;其迁居行为方面存在选择原因差异性、时间差异性和方向距离的差异性等。第二,总结了北京市低收入群体对社区各个方面及总体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对社区的总体条件,远迁完全不满比例高,未迁完全满意比例高;粗略比较,小距离迁居满意指数最高;各个方面中,买东西方便,停车空间紧张。第三,对比了迁居行为下北京低收入群体社区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差异及具体体现。住房基础条件对所有样本影响均强,对比其它,北京市低收入群体在迁居后的社区满意度更受邻里归属及社区附带条件两个方面的影响。本文摆脱了传统的基于客观中性立场揭示迁居行为的思维局限,较有效地体现迁居行为对居民社区生活带来的影响,为迁居和社区满意度两个研究方向拓宽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为营造和建设和谐社区提出了:提高社区物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继续完善城市交通体系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