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研究表明,除石油化石燃料燃烧及工业生产等直接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之外,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原因。因此,对土地利用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在界定低碳型土地利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低碳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出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基本框架体系,对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沙市望城区进行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实证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在深入分析望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碳排放变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势特征,按照国家碳减排的宏观目标及对湖南省的要求,确定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14年的基础上下降17.5%为望城区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并较常规土地利用规划碳排放总量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2)在常规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环节中融入低碳理念,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建立起低碳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在Lingo软件中调优求解,得到了望城区农用地以其他农用地和林地减少、园地增加为主,建设用地以城镇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为主,未利用地以水域减少为主的低碳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3)以各乡镇农用地比重和单位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系数为变量,进行双变量聚类分析,综合考虑各类空间规划,形成望城区低碳型土地利用分区方案:东部高碳排放重点控制区、南部高碳排放适度开发区、北部中碳排放重点控制区、西北部低碳排放重点控制区,并根据各分区土地利用特点及低碳型土地利用方向,落实低碳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4)与《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到2020年GDP总量目标为902.68×108元相比,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的经济效益为908.72×108元,稍高于规划目标年区域经济总量,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的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14年下降了18.84%,较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14年下降17.5%的规划目标高出了1.34个百分点,碳减排效果明显;与《望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相比,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较常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碳排放总量减少了117469.45t,单位GDP碳排放量降低了0.013t/万元,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优于常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