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3.0T MRI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具有最佳诊断效能的b值和相应临界ADC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搜集48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各24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序列(TIWI、T2WI)和不同b值DWI检查(b=0 s/mm2、800 s/mm2、1000 s/mm2、1500 s/mm2、2000 s/mm2和2500 s/mm2)。计算并比较不同b值时前列腺良恶性组织ADC值的差异;分析不同b值DWI联合常规MRI序列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绘制单独以最佳b值DWI相应的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确定最佳b值和相应临界ADC值。结果 当b值为800、1000、1500、2000和2500 s/mm2时,前列腺癌性组织与良性组织平均ADC值(×10-3 mm2/s)分别为(0.865±0.193)与(1.349±0.231)、(0.836±0.184)与(1.197±0.216)、(0.710±0.152)与(1.124±0.227)、(0.627±0.163)与(1.015±0.185)、(0.538±0.156)与(1.008±0.171);前列腺良恶性组织ADC值(×10-3 mm2/s)重叠范围分别是1.03~1.247、0.97~1.183、0.921~1.07、0.867~0.965、0.813~0.891。无论b值大小,前列腺癌性组织与非癌性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有小部分重叠,随着b值增大,前列腺良恶性组织ADC值重叠范围会逐渐减小。高b值(b>1000 s/2)DW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b值为800s/mm2和1000 s/mm2,并且b值2000 s/mm2 DWI联合T2W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及准确性均最大,单独以b值为2000 s/mm2时相应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5±0.30,相应最佳临界ADC值为0.863×10-3mm2/s。结论 3.OT MRI高b值(b>1000 s/mm2) DWI有助于提高对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的准确性,b值为2000 s/m2DWI对前列腺癌具有最佳诊断效能,相应临界ADC值为0.863×10-3mm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