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世纪初的欧美时装对世界服装史的影响甚远,这批时装藏品包罗万千,涉猎广泛,包括服装、鞋帽、包包等饰品,可从中找到那个时代的流行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其中部分厚重织物进行测试和分析,了解组成织物的原料纤维的结构特征,并依据纤维的表观形貌,将其劣化情况进行分类,对这批织物藏品的老化状况作一定了解分析,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从织物、纱线、纤维的角度对这批厚重织物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这批厚重织物中,织物种类以平纹和斜纹织物为主,织物色彩搭配以浓郁暗沉色调为主,体现季节的特点。(2)将选取的样品纱线根据纱线的加捻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捻纱和无捻纱。有捻纱线多为毛纱和棉纱,无捻纱多为丝线;棉纱的捻度大于毛纱,部分毛纱存在条干不匀。(3)将不同年代毛纤维按照表观形貌的劣化程度将其分为四个等级:(a)横截面为完整圆形或者椭圆形,纵向鳞片保存完整;(b)横向截面有裂痕、不圆整或部分碎裂,纵向部分鳞片出现裂痕和破损;(c)横截面碎裂或者呈半圆形,纵向鳞片大部分出现碎裂和脱落;(d)横截面劣化碎裂已看不出形状,纵向已看不出鳞片,只有鳞片破碎的痕迹。(4)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万能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藏品中毛纤维样品进行表观形貌观察和结构特征测试,并与现代羊毛进行对比,将这批毛纤维藏品参照形貌劣化等级标准进行分类:均属一级和二级劣化。整体保存状况较好,部分已经开始出现劣化情况。(5)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法,并结合表观形貌,对藏品中棉纤维、丝纤维和化学纤维进行分析,其中丝纤维已经开始出现劣化现象,棉纤维和化学纤维抵抗环境老化能力良好。(6)对这批藏品中的麻类纤维制品和世博会的麻纤维样品进行鉴别,通过外观形貌、分子结构的分析,确认时装藏品中的样品为亚麻纤维,世博会的麻纤维样品为菠萝叶纤维制品。藏品中麻纤维制品与现代样相比,结晶度降低,纵向结构出现轻微破损和附着物,已经出现劣化迹象。本研究从藏品织物到组成织物的纤维原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测试分析,针对羊毛纤维的劣化作了重点研究,并依据表观形貌的变化将其劣化程度定性的进行分类,为研究毛纤维的劣化情况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丰富了纺织文物数据库,对后期开展纺织品文物的老化研究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