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透镜的聚焦效应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关于负折射率材料理论与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超越衍射限制进行成像的透镜上,这种特殊的透镜一般称之为超透镜。对于传统的光学聚焦器件始终存在衍射限制是由于它只能传输从光源发出的行波部分,而光波中携带着物体细节信息的迅逝波部分在正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介质中呈指数衰减而不能参与成像。超透镜可以通过加强迅逝波使其参与聚焦和成像,由于迅逝波带有入射电磁波大部分细节信息,因此,这种有迅逝波参与的超越衍射限制的成像能保留电磁波的全部信息,这种聚焦就被称为完美聚焦。能实现完美聚焦的平板透镜可被广泛应用于近场数据存储,非接触性的感应、成像与动态扫描等技术。   对于负折射率材料实现完美聚焦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涉及表面波、等离子体谐振等,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研究较少。另外,实验中超透镜的材料选取,设计样式都会对不同频率电磁波的聚焦具有明显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对这方面相关研究尚存在很大空间。   如果将负折射率材料的超透镜抽象成为一种调制函数,那么电磁波实现聚焦可以看作是该函数对入射电磁波进行调制的结果。一方面,本文创新性的通过设计不同的调制函数来对电磁波波方程进行调制,研究其传输特性及聚焦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察能实现完美聚焦的调制函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条件;同时首次设计复杂且具有较高维度的调制函数来表示多个超透镜组,据此总结其对电磁波进行完美聚焦的规律。另一方面,考虑到理论模拟中负折射率材料的选取及形状的设计对电磁波实现完美聚焦的影响,本文运用有限时域差分法(FDTD),并选取金属银作为超透镜以实现完美聚焦的光学材料,创新性地研究银膜的形状及与光源的距离等参数对其作为超透镜实现完美聚焦的可实现性;另外,本文首次对光波通过金属后的聚焦与成像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分析应用银膜作为超透镜可以使物体成像的分辨率大为提高,从而体现出超透镜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原子团簇作为新型纳米结构的基础材料,因其可以通过改变形状、大小和组分来控制电子性质而吸引着大量研究者。掺杂过渡金属是实现调控团簇性质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用基于密度
非对易空间是量子化的空间,因此非对易时空中的物理理论必然是量子理论.而最简单的量子理论就是量子力学。本文从最简单的非对易理论一非对易量子力学开始讨论。介绍了非对易
超硬材料作为切削、研磨工具的重要原材料,被广泛的运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各种行业中。金刚石是传统的超硬材料,也是目前超硬材料中最硬的物质,但是其在自然界中存量稀少,人工合
自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碳纳米管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学等性能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自从1993年发现单壁碳纳米管以来,有关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很多,包括电弧放电法、激光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由于能耗较低,易于放大,可以实现连续或半连续生产等原因,CVD法成为目前大规模生产单壁碳纳米管最有前途的方法。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是研究
暗物质作为宇宙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对与它的研究也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暗物质是宇宙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宇宙的形成与结构
本文首先叙述了混沌的基础知识与双环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然后分别以双环铒光纤激光器系统的增益系数、损耗系数和耦合系数为控制参数,通过对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数值求解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