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中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赋存特征是国际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控制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的释放,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以山东济北煤田为例,通过对原煤、矿区内土壤以及水体样品的分析测试,系统研究了煤中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的分布、赋存状态以及其在矿区各环境子单元之间的迁移行为。通过研究可知:(1)与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算术平均含量相比,济北煤田煤中B、Cd、Cr、Mn、Ni、Se、As的算术平均含量相对富集;而与华北地区煤中元素的算术平均含量相比,B、Cd、Cr、Mn、Ni、As的算术平均含量也相对较高;(2)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在济北煤田不同矿区、不同煤层以及同一煤层的内部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南部唐口煤矿煤中的As、B、Hg、Se四种元素远高于北部的其他三个煤矿,底部的16煤层中B元素的算术平均含量明显高于上部的3煤层,其他一些与陆源关系密切的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在3煤层中的含量高于下部的16煤层;(3)济北煤田煤中的As、B、Cr、Hg、Mn和Ni元素主要以无机矿物质为载体赋存在煤中;煤中的As、Hg、Mn、Se等元素与黄铁矿硫关系密切,在煤中可能主要以硫化物为载体;而B、Cr以及Ni元素与煤中的有机硫关系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对B、Cr以及Ni元素具有一定的捕获作用;(4)研究区井下和地表不同水体、土壤样品中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开采的堆积以及煤矸石的堆积可能是影响地表水体中Se含量高的主要因素;(5)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在环境中可能的迁移和分配规律,发现煤中As、Se和Hg元素的析出浓度随着淋滤液酸性增强而增高,而且在淋滤初期煤中As、Se和Hg元素的析出速率明显高于后期。这些研究为济北煤田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的排放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