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愈演愈烈。控制碳排放,实现碳减排,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河北省作为毗邻京津的能源消费大省和“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排放必须得到控制。同时,河北省也是农业人口大省,总人口7407万,农村居民超过5000万,占总人口比例的50%以上。因此,河北省的碳排放问题绝对不能忽视农村居民这个主体。文章研究河北省农村居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计算其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碳排放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有利于河北省农村居民碳减排工作的开展和绿色低碳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概念进行阐述和梳理。对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情况,以及河北省碳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现状进行了介绍。在立足现有文献、理论概念和河北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农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其能源的购买和使用情况、对碳排放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满意程度、焚烧秸秆现象及农村大气污染情况等几个方面。然后在Kaya恒等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对Kaya恒等式进行扩展,将河北省农村居民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支出结构和能源结构,并提出研究假设,假设以上五个因素会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的碳排放量产生影响。利用IPCC清单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再从年鉴上选取1996-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以上五个影响因素和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呈现和分析。接着利用多元回归计量模型进行验证,计算了1996-2015年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支出结构和能源结构对河北农村居民碳排放的影响。在消除了多重共线性之后,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消费水平对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数量、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整农村居民的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格局;加强普及宣传力度,促进农村居民低碳消费;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情况,倡导绿色出行;加强农村环境监管,重视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的创新之处是:本文立足于河北省农村居民来进行研究,研究角度独特新颖。研究背景上,与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紧密联系。研究方法上,本文将Kaya恒等式与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排放特点相结合,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切实可行,有利于河北省农村居民了解碳排放相关知识,提高绿色低碳生活的自觉性;为碳排放管理层面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也对其他省份的碳减排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