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岩性与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制砂作为天然砂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工程建设已屡见不鲜,应用技术逐渐成熟。但机制砂的应用大多限于石灰岩机制砂,其他岩性机制砂较少,关于机制砂颗粒和微细粉的岩性与含量对混凝土四大性能的影响研究也很少。另外,各个国家对机制砂级配的规定众说纷纭。为此,本文研究探讨了机制砂颗粒的岩性与级配和微细粉的岩性与含量对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4种岩性、9个产地的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了原状机制砂和外掺15%石粉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机制砂颗粒岩性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但石粉含量的增加对混凝土的早期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了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硫酸盐侵蚀(即TSA岩侵蚀,侵蚀产物为碳硫硅酸钙),结果表明,高石灰岩石粉的混凝土都会出现TSA岩侵蚀,机制砂颗粒和石粉均能加速混凝土TSA岩侵蚀过程,而石粉比机制砂颗粒对TSA岩侵蚀的影响更明显。水灰比和硫酸盐的种类对混凝土TSA岩侵蚀过程和侵蚀程度也有重要的影响。   探讨了机制砂中微细粉岩性和比表面积对机制砂MB值和水泥净浆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机制砂母岩相同的微细粉的岩性和比表面积对机制砂MB值无影响,但它们对净浆的流变性有不同的影响。微细粉夹杂的粘土为膨润上时,含量越高,MB值越大,净浆的流变性能越差,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越差;为高岭土时,粘土含量对MB值变化影响不大,但也显著降低净浆流变性能。   概括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规定的机制砂级配、石粉含量限值和细度模数差异,在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生产的57种机制砂级配、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配制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工作性差异,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机制砂生产和应用的全级配标准,确定了配制混凝土的机制砂适宜的细度模数为1.91~3.59,石粉含量宜控制在20%以下。
其他文献
伴随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云计算技术兴起,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发生较大的转变,从传统的信息系统转化为云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已成为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通过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更新思维理念、增强组织能力、创新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提高农民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顺利执行也起
压电陶瓷是一种可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传统的压电陶瓷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着铅的挥发,不仅使陶瓷的化学计量比偏离,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aTiO3是发展较为成熟
中国的政治生态中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由于存在日久,个案性的现象逐渐演变成了官场的“潜规则”.十八大以后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不能希望毕其功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公共危机在传播速度、传播效率、挖掘深度方面不断深入,对政府公共危机应对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稍有不慎或者反应稍慢,往往极有可能引发严重
在北加利福尼亚流系上升流生态系统,季节性的上升流驱使水文地理、化学及生物特征发生季节性变化。据对此近海上升流系统的已有研究,3、4月开始盛行的北风引起近岸表层水的Ekma
在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不仅有助于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尖锐问题,为当代社会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还能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我国革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流行、防疫十分落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应对疾病的观点,形成了毛泽东防疫思想,并且得到了有效地落实,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