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道G217是连接新疆南北的主要国防公路,担当新疆“二纵三横”主要公路中的一部分,但公路两侧的地质灾害频发,使该国道无法保持正常通行,降低了公路通车量和使用性,进而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沿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基于国内外公路区域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天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因素和分布特征,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BP神经网络法对天山公路地质灾害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天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总结天山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和分布特征,最终选取了12个影响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即地质构造(u1)、地层岩性(u2)、地貌类型(u3)、坡角(u4,°)、坡高(u5,m)、植被覆盖率(u6,%)、年均降雨量(u7,mm)、日最高气温(u8,℃)、降雨强度(u9,mm/10min)、地震烈度(u10,度)、路基位置(u11)、路面拔河高度(u12,m),并采用专家系统法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赋值。(2)总结天山公路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析天山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通过天山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影响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根据所收集的相关资料,采用GIS技术、CAD软件等软件相结合,编制了天山公路12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危险性分布图。(3)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揭示了天山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布规律,其中低危险公路段306km,占天山公路全长的57.1%;中危险公路段25km,占天山公路全长的4.7%;高危险公路段67km,占天山公路全长的12.5%;极高危险公路段138km,占天山公路全长的25.7%;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由此可见,天山公路地质灾害整体危险性较高,在相关工程中应加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