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发电的法制保障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hij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文明开启的物质基础,是国计民生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后盾。人类对化石能源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一方面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另一方面使得地球上储存的传统能源也所剩无几,因此,人类必须另辟蹊径寻求可替代能源。在这样的形势下,可再生能源应运而生。太阳能就是众多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太阳能重要的利用方式,其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产业也颇具发展规模。然而太阳能在转换为光伏产品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障碍和困难。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较国外起步晚,要想迎头赶上,仅靠政策指导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法制层面出发,运用法律规范对其予以促进、保障和规制。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法制保障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主导,然而该法在内容上还存在许多不健全之处,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总量目标制度、电价制度、经济激励制度、监管制度都不尽成熟,不能满足光伏发电产业稳定有序发展的需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完善我国光伏发电法制保障机制,将光伏产业链的全过程纳入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光伏发电产业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果、发展规模的变化、市场的范围、光伏发展的潜力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然后阐述了制约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接着从法律制度层面出发,梳理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制保障整体上和具体制度两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法制保障方面的问题所在。从整体上来看,法律位阶过低缺乏权威性、法律制定缺乏前瞻性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政策执行缺乏依据并且相应的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从具体制度来看,目标总量制度、电价制度以及经济激励制度都存在问题待解决。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最适合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法制保障完善建议,重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重新定位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构建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配合的制度体系,并建立完备的光伏产业监管体制机制,注重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落实,提高权执行力度和执法效力,构建有利于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自2016年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发展的热潮以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的产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若干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就法学领域而言,人工智能造成的法律困境主要有:人工智能可否独立的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人工智能生成物能否构成著作权法中的作品以及在能够成为作品时的著作权归属等问题。为解决以上法律问题,国内外法学界的学者提出了种类繁多的解决
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使得大量不可再生化石燃料消耗并造成了CO2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并进而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二氧化碳的中和已经成为21世纪普遍关注的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可持续的再生能源,是整个生物界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如果可以通过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过量的CO2转换为高能量比的碳氢燃料,从而实现碳资源的循环使用,就可以
近年来,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对传统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较大威胁,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生素来对抗不断发展的耐药菌。抗菌肽作为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昆虫、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植物中。由于抗菌肽具有独特的、非特异性的、细胞膜靶向的杀菌机制,因此细菌不易对抗菌肽产生耐受。同时,大多数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抗菌分子。但合成成本高,体内活性有限,酶解
2020年初,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都陷入了病毒肆虐的恐慌当中。疫情爆发以后,我国迅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全社会一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新闻媒体在面对这场突发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做到了迅速、及时、准确地进行疫情新闻报道。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县级融媒体的表现值得关注,因为它们面对的是人数最为庞大的基层群众,同
针对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生态系统植被结构单一、稳定性差、生态服务功能不足及弃耕现象严重等问题,本研究从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组成、种源添加物种筛选、种子添加措施、物种组配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基于种源添加的多物种组配生态修复技术,以提升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生态系统稳定性、加速弃耕地生态恢复进程。具体结果如下:(1)连续3年对人工灌草生态系统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的调查研究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为2767-5492
在边境旅游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催生了许多边境民族文化村的出现。边境民族文化村往往以真实的民族历史文化为蓝本,对已经逐渐消失的民族文化进行再造。在旅游场域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并加以利用。位于中俄边境的室韦村所进行的旅游开发,较为完整的呈现了边境民族地区进行文化再造的全过程。室韦村通过大力打造俄罗斯族家庭游项目,拉开了文化再造的序幕。室韦村村民、政府、外地开发商等主体均参与了文化再造的实践,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义务教育也得到普及,但西藏自治区与内地的教育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教育作为对人力资本的直接投资,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受到牧民家庭生计水平的制约,因此对西藏地区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利用西藏自治区那曲、日喀则、昌都、林芝四个市八个县34个村的215户牧户的调研数据,在分析牧民生计资本的基础上,使用实证模型进一步探讨生计资本对
在荧光分析领域,制备长波发射和单一激发下多波长发射的荧光纳米材料成为近期的研究趋势。相比于单发射荧光材料,比率荧光探针以多个发射峰强度的比值为信号,可有效降低背景干扰。在加入分析物后,有些比率荧光探针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更适合可视化检测。目前已有报道将半导体量子点(QDs)成功用于比率荧光体系。此外,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碳点以其较低的毒性、优异的荧光性能等优势,在分析传感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两种语言以及各自承载的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翻译损失难以避免。本文翻译实践《北极日记》(Georgia:An Arctic Diary)是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记录了作者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因纽特人的民族特性和北极的地域风貌,文本内容极具特色,但翻译过程中容易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产生较多损失。本文以国内学者夏廷德的补偿策略为指导,研究如何对翻译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翻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确立了资本认缴制,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额和法定的出资期限,公司股东的出资期限由法定变为自由约定。此次改革扩大了股东的自治权限,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打破了束缚在创业者身上的枷锁,激发了市场活力,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牵引作用。但问题在于,此次公司法的改革对我国国情考虑不足,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