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氨酸磷酸酶LHP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组氨酸磷酸酶LHP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HPP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LHPP在NSCLC中的发生发展以及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为患者的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研究方法:本实验在中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行肺段或肺叶切除的125例NSCLC患者的组织,其中包括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其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HPP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LHP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整理125例NSCLC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Ki67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LHPP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22.0版本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来分析LHPP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组氨酸磷酸酶LHPP的表达量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1.2%(114/125),而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仅为32%(40/12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组氨酸磷酸酶LHPP在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2.1组氨酸磷酸酶LHPP的表达量与NSCLC患者的分化程度(P=0.013)、分型(P=0.044)、淋巴结转移(P=0.049)、TNM分期(P=0.049)、肿瘤大小(P=0.021)以及Ki67的表达量(P=0.005)有关。2.2组氨酸磷酸酶LHPP的表达量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饮酒史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LHPP的表达量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提示NSCL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LHPP的下调有关。2.LHPP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大小以及Ki67的表达量有关,提示LHPP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恶化、浸润和转移,成为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的新指标。3.LHPP在NSCLC中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筛查与生物起搏相关的microRNAs,并探索其与生物起搏的关键基因(HCN4基因)可能存在的靶向关系。方法:运用microRNAs芯片分析心脏窦房结组织与左心房、左心室组织差异表
背景: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出现原发性移植肝失功和移植肝功能恢复延迟的常见原因,其主要损伤机制为氧化还原失衡以及继发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氢气(H2)具有较强
本翻译报告的源文本选自《2017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中的两个短篇小说---Gabe Dove和Famous Ac tor。笔者选的两篇短篇小说都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的意识流小说。首先,在内
研究目的:检测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BAFF)、白介素-17(IL-17)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探讨它们与胰岛素抵抗(Insul
目的:探讨兰州市中老年人群不同糖代谢状态与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ACTION”研究兰州地区的基线资料,选取兰州市社区40~75岁的10038例居民为研究对象,分
Sp1属于特异性蛋白质Sp/Kruppel转录因子家族,与富含GC的顺式元件结合发挥作用,从而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在多种癌症中Sp1是过表达的,且Sp1的水平与患者
背景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表现为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蛋白(ECM)过多沉积,为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最终结局。探究肝纤维化无创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干预策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大幅度提高。全等三角形的数学题一般都是证明题,而且很多题都不是直接证明就可以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影响脊柱肿瘤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脊柱肿瘤病人35例,其中良性肿瘤3例,中间性质2例,恶性肿瘤30例,术前
目的:对比改进的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和传统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便捷性、稳定性和临床治疗效果,为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的临床优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