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国家汉办启动了本土汉语师资培训项目,通过向本土汉语教师提供孔子学院奖学金,以来华学习的方式大规模地培养世界各国的本土汉语教师,这在有效缓解当前普遍存在的师资短缺问题上发挥了“造血”的功能。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地区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项目中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有菲律宾(2+2)、印尼(2+2和3+1)、泰国、越南(2+2)等国家。缅甸是东南亚汉语教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针对缅甸本土汉语师资短期培训的研究并不多见,学历培养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作为缅甸华文教育的主力军,本土汉语教师还存在着学历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指导下,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也对缅甸华文教育大力支持,构建一套针对缅甸本土汉语教师的学历培养模式已势在必行,这将从根本上提升缅甸华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加大缅甸汉语推广的力度,在改变缅甸华文教育现状上发挥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对以往的短期培训和函授学历培养的规模、周期、培养目标、需求、课程设置和后期反馈的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基于中外校际合作的办学经验和云南省在东南亚、南亚区位中的辐射作用,大胆提出构建一套以云南师范大学与缅甸高校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本模式将以能够独立、熟练使用汉语教学,掌握一定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等知识和教学技能并能充分胜任当地汉语教学工作为目标,以针对缅甸汉语师资现状的课程设置为优势,通过与短期培训模式优势互补,构建起学历多层级,满足不同汉语教师需求的培养模式,进而形成缅甸本土汉语师资培养的长效机制,为缅甸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也将为全球本土汉语教师师资培训培养体系的建设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