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课程的实施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内容聚焦大概念,精简容量,突出重点,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在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才能达到上述要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科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关系,核心知识是学科知识的主干部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重要作用,是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起重要支撑。教学设计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以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能否创造性的编制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课程理念的实施。本研究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提取出核心知识,构建以核心知识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设计,设计简洁、精炼的教学过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落实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以“文化素养”教育理念、最近发展区理论、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9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生物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代谢模块内容的分析中,构建出细胞代谢模块的核心知识框架体系,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海南部分地区高中生物教师进行了细胞代谢内容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调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可知问卷信度高,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经分析,得出了18个核心知识。本文筛选了“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利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核心知识教学、总结提升、构建概念、即时反馈来进行,设计理念围绕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随机选取了本人授课的学习水平相当的两个班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结果如下:(1)“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的课后作业小测中,两个班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班的学习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班。(2)“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利用”课后作业小测,两个班的成绩存在一般显著性差异(P=0.016),实验班的学习效率优于对照班。结合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基于核心知识教学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培养高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可参照的素材。(2)相比于常规课堂,基于核心知识教学能扩大学生有效学习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上述结论,为了更好的发挥本研究的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教师要坚持在教学设计中贯彻落实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