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不同水体CO2、CH4和N2O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三个组分,近年来,其排放量持续增长,给全球生态平衡带来严峻挑战。城市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刻、控制程度高,其温室气体排放机理研究对实现排放调控有重要意义。目前,鲜有关于城市水体温室气体的研究报道,各种气象因素和水质参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不明确。本文以四川省崇州市的西河、向阳水库、沟渠和鱼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水体水-气界面CO2、CH4和N2O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水质参数和环境因子深入探究城市水体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以期为城市水体管理和温室气体排放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河流CO2、CH4和N2O通量范围在-46.41~155.46mg·m-2·h-1、-711.61-9646.98μg·m-2·h-1和-1.10-47.67μg·m-2·h-1之间。CO2和CH4的时间变化特征显示为夏季高、冬季低,N2O通量表现为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和秋季较低。空间分布上,工业污染型出城市居民点和农业污染型的农村居民点的CO2和N2O通量高于其他采样点,CH4通量在出城市居民点和城市居民点较高。(2)沟渠CO2、CH4和N2O通量范围在-2.26~1504.40 mg·m-2·h-1、689.28-40076.80μg·m2·h-1和-2.27-70.34μg·m2·h-1之间。CO2、CH4和N2O通量时间变化特征都表现为春季高、冬季低。总体来看,农业和生物污染复合沟渠的温室气体通量最大,生活污染沟渠的温室气体通量次之,而农业污染沟渠的温室气体通量最小(3)水库CO2、CH4和N2O通量范围在-70.06~99.96 mg.m-2·h-1、23.00-347.61 μg·m-2·h-1和-8.01-33.62μg·m2·h-1之间。CO2和N2O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CH4通量表现为夏季高,秋季和冬季较低且变化不大。(4)鱼塘CO2、CH4和N2O通量范围在-74.30~220.41 mg·m-2·h-1、14.00~1482.20ug·m-2·h-1和-3.06-34.76μg·m-2·h-1之间。CO2和N2O的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CH4的时间变化表现为春季高、冬季低。(5)水.气界面CO2和CH4通量均值与溶解氧和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水温、气温、降雨量、降雨天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气界面N2O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和降雨天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气界面CO2通量和NH4+-N、TN、T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NO3--N之间也成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与叶绿素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CH4通量与NH4+-N和叶绿素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TN、TP、N03--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气界面N2O通量与NH4+-N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余参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其他文献
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10.0对轴心受压型钢混凝土柱(ACSRCC)在火灾高温下截面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ACSRCC截面的应力场分布,并对2种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不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使得各国在文化和科技上的交流也日益增多,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急需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来进行更好的发展。发达国家拥有许多先进的技术理论和科学知识的文献,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使得科技英语翻译在借鉴和引导国外科学论著和科技报告的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际科技交流 科技英语翻译 问题及对策  一、科技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正>~~
期刊
【摘要】进攻区域联防是了解和掌握区域联防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其薄弱环节,结合本队具体情况所组织的具有针对性的进攻战术配合。  【关键词】区域联防的特点 规律 方法  进攻区域联防是了解和掌握区域联防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其薄弱环节,结合本队具体情况所组织的具有针对性的进攻战术配合。进攻区域联防战术的特点是采用与防守队相应的进攻队形,占据其薄弱地区,或通过球的转移和人的移动,加重局部防守的负担,在局部地区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知识的概念、定律、理论都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从事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都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科学素养,是课改后物理教学亟待完成的重要课题。  一、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感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