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市场化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shang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生态农业在技术上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在产业市场化的经济背景下,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庭院式生态农业模式适应我国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但由于其逆历史潮流反分工和自给性特征,使得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低下,严重挫伤了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并影响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针对生态农业的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市场化,分析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在分析生态农业市场化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生态农业市场化机制的原则、思路和框架,同时构建了我国生态农业废弃物市场,最后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主要回顾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认为我国生态农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规模不经济性以及生态改善能力较弱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生态农业的非市场化。第三章针对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农业市场化概念,从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解析其深刻涵义,并分析其特征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其经济效益问题,经济效益是驱动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第四章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的纵向比较和生态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横向比较,将我国的生态农业划分为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两个阶段,分析对比每一阶段的本质特征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并对生态农业市场化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探讨生态农业市场化可行性条件,认为我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市场化的理论、实践和社会经济条件。第五章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内外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其对生态农业市场化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提出构建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思路和框架,并初步构建了我国的生态农业废弃物市场,着重从农户自身效益最大化出发,分析农户对农业废弃物的供给和需求,同时探析生态农业废弃物市场的运行和实现条件。最后,第七章给出实现生态农业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策勒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生态脆弱区,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迫切需要寻找生态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途径。即建立环境友好型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并迅速扩大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同时,由于征地制度改革滞后、征地补偿费偏低、失地农民的
在现有煤柱合理结构分区的基础上,将其结构分为塑性区、弹性核区、水压破坏区。为求得各区宽度,首先,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抛物线型强度理论,采用分离变量法确定了塑性区宽度;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地理学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国内外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
通过对我国优良外掺剂并利用粉煤灰、硅灰良好的活性和微颗粒分散特点,配制高耐久性混凝土,提高桥涵基础的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和河流的冲蚀。
苯并芘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烟熏和烧烤食品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突变等多种毒性,对人危害极大,同时苯并芘对人体的毒作用具有有潜伏性、蓄积性。本研究旨在非细胞毒性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匹敌的实力,其国际地位和安全形势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尽管美国实力呈现相对衰落态势,但其优势并未发生质的
汽车越来越被人们普遍使用的同时,行车安全越来越受关注,轮胎的胎压和温度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胎压报警器(简称TPMS)能够全天候测量和监视胎内压力和温度值,并且短时间间断
文章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理论,构建了土地整理农户福利指标,对土地整理前后农户福利变化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福利水平土地整理后较整理前略有所
本文针对空间飞行器对接等场景中遇到的空间运动图像序列的多帧插值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解决空间运动图像序列中存在的帧率不足问题,需要从多尺度保证单帧图像的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