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与我国居民消费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she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投资与出口分别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稳健快速增长,主要靠的是投资与出口。而在我国生产总值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消费率稳定低于国际水平并且稳中有降,2016年我国最终居民消费率仅为39.32%,这说明消费已经成为三驾马车中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辆。随着近些年,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事件,中国经济增长不能仅靠投资与出口,而应该从出口转向内需,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人口作为经济和消费的主体,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那么人口如何影响消费?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又对消费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选择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城乡结构作为切入点,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口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人口结构分为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人口城乡结构,在模型中控制了实际收入、实际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城乡收入差距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分别探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成果,并对通过理论分析了本文的论题;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清晰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作出相关描述;第五部分为实证部分,本文选择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到2016年的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分别检验了人口结构对人均消费总量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相关结论,并分析了其中的政策含义。本文实证的主要结果为:老年抚养比对我国总体居民人均消费总量方面存在负向影响,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结果不相符;少儿抚养比对我国总体居民人均消费总量方面存在正向影响,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结果相符。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的增长均会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由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向生存型消费转变,不利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人口城镇化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有利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
其他文献
商金林先生于2009年第四期《新文学史料》上发表了《〈胡风全集〉中的空缺及修改》一文(以下简称“商文”),对《胡风全集》的编辑工作提出了严重的指责。商先生有类似内容的
人才的贡献率及使用效率评价是反应一国或地区人才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日趋激烈化的人才争夺战中,准确把握人才投入与产出关系,提高人才贡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