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胶州湾而言,海陆交互的特殊地带——海岸带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概述胶州湾海岸带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并且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开发与保护工作中的行动者进行分类,以红岛、胶州以及老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各地在胶州湾海岸带旅游中的作用。在红岛街道办的征召下提高红岛海岸带旅游中最弱势的村民群体在行动者网络中的地位,维护其利益,将其他行动者的利益与红岛海岸带旅游目标相协调,合力构建红岛旅游品牌;胶州少海新城从兴建到少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设立,不断发挥政府作为主要行动者的作用,集合当地之力树立少海旅游形象,生态湿地构筑大沽河生态旅游轴;邮轮母港经历旧港区改造、新港区产业升级,通过行动者之间的协调,不断拓宽邮轮母港市场,建设邮轮母港城,推动胶州湾海岸邮轮旅游的发展。另外,对国外美国旧金山湾、日本东京湾,国内杭州湾、亚龙湾进行案例分析,从四个的湾区的行动者网络中得出海湾地区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验。启示胶州湾要在“环湾开发,拥湾保护”的政策引导之下,建立联动机制,加快通过强制通行点;同时重视非人类行动者的利益,保障生态间隔,形成“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开展、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另外要注重发挥青岛港口优势,响应产业升级“征召”,构筑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的大生产格局,建设围绕邮轮母港和旅游目的地两大主体功能的邮轮母港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排除污染“异议”;加快发展环湾交通系统,构筑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实现网络互通,建立功能完善的旅游集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