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应冬”理论与HPA轴生物钟基因和细胞信号转导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以时测脏”的研究方法,即在中医“天人相应”观指导下,根据中医五脏与四时变化相通应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四时变化中对照组金黄地鼠和实验组(摘除松果体)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各组织中相关生物钟基因和细胞信号转导因子的季节变化特点,进一步揭示“肾应冬”生物学机制,探讨中医肾藏象的本质内涵。2.研究方法2.1动物实验选用8周龄SPF级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体重120g±20g,分别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前5周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入。随后将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进行松果体摘除手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当日,于当日20:00移至暗室,21:00开始取材,分别取出各组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织中生物钟基因和细胞信号转导因子的蛋白表达情况。2.2指标检测2.2.1四季变化对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生物钟基因per1、per2的影响2.2.2四季变化对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G蛋白Gi、Gs的影响2.2.3四季变化对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细胞信号转导因子c-fos、c-jun的影响2.3统计分析方法计量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SAS 8.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时,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2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结果3.1 HPA轴各组织中生物钟基因per1、per2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3.1.1下丘脑组织中生物钟基因per1、per2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per1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春>秋>冬>夏,实验组下丘脑组织per1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②对照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per2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春>秋>夏,实验组下丘脑组织per2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秋>冬>夏>春。3.1.2垂体组织中生物钟基因per 2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垂体组织per2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春>冬>秋>夏,实验组金黄地鼠垂体组织per2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春>秋>冬>夏。3.1.3肾上腺组织中生物钟基因per1、per2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per1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夏>冬>春>秋,实验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per1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秋>夏>冬>春。②对照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per2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夏>秋>春>冬,其中春、夏、秋三季与冬季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实验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per2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春>夏>秋>冬。3.2 HPA轴各组织中细胞信号转导因子c-fos、c-jun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3.2.1下丘脑组织中细胞信号转导因子c-fos、c-jun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c-fo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春>秋>夏,实验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c-fo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春>秋>夏。②对照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c-jun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春>秋>冬>夏,其中夏、冬季两季与春季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c-j un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秋>春>冬>夏,其中实验组春与对照组春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2垂体组织中细胞信号转导因子.c-fos、c-j un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垂体组织c-fo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其中春夏、秋三季与冬季相比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金黄地鼠垂体组织c-fo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夏>春>秋>冬,其中实验组冬季与对照组冬季相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金黄地鼠垂体组织c-jun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其中春、夏两季与冬季相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金黄地鼠垂体组织c-jun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秋>冬>春>夏。3.2.3肾上腺组织中细胞信号转导因子c-fos、c-j un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c-fo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实验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c-fo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②对照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c-jun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春>秋>夏,其中夏季与冬季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c-jun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3.3 HPA轴各组织中细胞信号转导因子Gi、Gs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3.3.1下丘脑组织中细胞信号转导因子Gi、Gs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Gi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春>秋>夏,实验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Gi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春>夏>冬>秋。②对照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G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其中春、夏两季与冬季相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金黄地鼠下丘脑组织G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夏>春>秋>冬,其中实验组夏与对照组夏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肾上腺组织中细胞信号转导因子Gi、Gs蛋白表达的四季变化①对照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Gi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秋>春>夏,实验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Gi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冬>春>秋>夏。②对照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G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夏>秋>春>冬,其中夏季与冬季相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金黄地鼠肾上腺组织Gs蛋白表达四季变化趋势为春>夏>秋>冬,其中实验组春与对照组春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1)本研究首次证实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的生物钟基因per1、per2具有一定的季节节律性,并且生物钟基因per1、per2参与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机体的调控过程。“肾应冬”的规律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生物钟基因的季节性节律变化密切相关。(2)中医“肾应冬”生理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褪黑素的变化,G蛋白介导和第三信使c-fos、c-jun参与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甘肃省民勤县是典型的荒漠-绿洲区,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导,水是制约当地生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农户调查与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民勤县主要农作物水资源
目的:炔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合成反应。本文以炔烃作为原料,研究了其参与的选择性环化反应形成C-N键、C-C键,为中氮茚和α-萘酚衍生物的高效合成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DC.)是二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叶片具有独特且多样的形状、叶缘以及鲜艳的颜色。羽衣甘蓝耐寒性良好,易于栽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本试验选取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旨在培育出景观效果好、抗性好的优质种质资源,降低我国在羽衣甘蓝生产与应用上对进口品种的依赖,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羽衣甘蓝品种做准备。本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多功能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多功能材料的研究与探索也更加强烈。铌酸钾钠(KNN)基无铅铁电陶瓷不仅仅具有良好的压电、铁电等电学性能,且固溶四方相结构的ABO3型组元后,可制备出具有一定光学通透性的陶瓷在未来的新型无铅铁电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Sr(Yb0.5Nb0.5)O3与KNN固溶,获得具有透光性的铁电陶瓷,并且通过Ho、Er等稀土元素掺杂使陶瓷拥有上转换发光性能,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脑挫裂伤术后合并SIRS痰热夹瘀型的疗效观察材料与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搜集2010年5月-2016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挫裂伤
轮南古潜山是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上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塔北隆起中部,其东邻草湖凹陷,西为哈拉哈塘凹陷,南部斜坡向满加尔凹陷倾没,北部与轮台断隆相接。在奥陶系、石炭
近几年国内兴起的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主要为解决城市内涝、改善水质条件、保护水文特征、缓解热岛效应,并兼有景观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建设实施模式探究尤为重要,邯郸市海绵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探索一套结构完整、运行高效的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模式是邯郸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从实施内容、职能框架、政策制定和投资融资四方面梳理总结典型样本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模式,探讨样本城市海绵城市建设
随着我国既有铁路扩能改造的推进,列车运量、轴重和牵引质量增加,使既有铁路桥梁荷载效应及作用次数显著增加,尤其对在役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影响更加显著,对其行车安全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本文以某铁路图号为专桥(88)1023的在役8 m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为研究对象,采用足尺梁疲劳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在现行运营列车荷载(C80列车轴重25吨和27吨)和大轴重列车荷载(KM98列
研究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在缓解期出现肠易激综合征(IBS)样症状,却未检测到明显炎症反应征象,这种临床现象值得思考。UC和IBS是不同的疾病,但又存在临床共性。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两种疾病。研究vinculin抗体(抗黏着斑蛋白)及cdtB抗体(抗细胞致死毒素B)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肠易激样综合症(IBLS)及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是为生物标志物对I
目的:通过比较近端胃癌患者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空肠间置术与传统的残胃食管直接吻合术在手术安全性、术后抗反流效果、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方面的差异,评估空肠间置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