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胚珠雌配子体LCM分离技术的建立及相关RNA的检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dups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松胚珠由单倍的配子体和二倍的孢子体组织(珠被和珠心)组成。为了将油松胚珠雌配子体与周围二倍体组织精确分离,获得单一种类的细胞,进一步研究油松胚珠发育分子调控的时空特异性,本研究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CM)对2年生油松胚珠雌配子体进行了微切割;比较了冷丙酮(4℃)、卡诺固定液、FAA固定液固定及冻藏处理4种不同方法对冰冻切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处理结合冰冻切片可以保证雌配子体的完整性,采用该方法获得了不同时期油松胚珠雌配子体,为后续油松胚珠雌配子体发育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为研究油松胚珠雌配子体发育的基因调控机制,本研究以4月中旬游离核有丝分裂时期的油松胚珠为实验材料,通过激光显微切割分离其雌配子体,使用微量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RNA,初步检测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Caffeoyl-CoA O-methyltransferase,CCoAOMT)、微管蛋白(Tubulin alpha chain)、肌动蛋白(actin)、阿拉伯半乳糖结合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AGP)、POD同工酶(POD isozymes)、ATP合酶蛋白亚基(putative ATP synthase beta subunit)上游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上游mRNA在雌配子体中特异表达,在周围的二倍体组织中没有表达,其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而咖啡酰辅酶A的上游mRNA在雌配子体及周围的二倍体组织中均有所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了整个油松胚珠的发育。
其他文献
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Plasmonics)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在微纳光子学与集成光子学领域已越来越引起关注,相关研究工作一直是前沿和热点。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的增强光透射(EOT)是表面等离
在RFID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标签天线的设计和生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前,RFID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导致不同国家地区对天线的中心频率、带宽等的要求都有很大差异;同时,标签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电子信息领域更是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电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包括各种传感器、各种车身总线(如CAN、LIN)、各种电子控制单元(ECU)等等
该研究利用RA对ES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建立了ES细胞的体外分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应用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对细胞分化,主要是神经分化的发生及调控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都离不开色彩。人们期望通过设备能够反映出更加真实与丰富的色彩。基于颜色空间转换的颜色复原算法是颜色复原、颜色一致性传播以及颜色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