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分析肾脏灌注图像及灌注参数变化规律,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CT 16 splice或64 splice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对正常志愿者6例及肾脏肿瘤(良恶性)患者33例的CT灌注参数值和参数图进行分析。结果:1.肾细胞癌(18例20个病灶)肾皮质BF、BV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肾错构瘤(15例17个病灶)肾髓质BF及肾细胞癌肾髓质BF低于正常肾组织。肾细胞癌及肾错构瘤MTT明显缩短,其中肾细胞癌MTT短于肾错构瘤(p<0.05)。肾错构瘤肾皮质BF、肾髓质BV及PS无统计学意义(p>0.05)。2.CT灌注成像能清晰反映病灶组织及其周边1cm内血流明显增加,其相应肾组织皮髓质血流随之亦有改变。与正常肾组织参数值比较BF、BV、MTT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实的反映肿瘤的大小,提高对微小病灶及早期转移病灶的检出率。3.肾错构瘤病灶内BF、BV、参数值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但却低于肾细胞癌,MTT低于肾细胞癌,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血流改变异常清晰反映在灌注图像及参数值的变化幅度上,根据参数图像及参数值的变化鉴别良恶性肿瘤。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能够较好的反映正常肾组织及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