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绿地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r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具有重要的环境及生理学意义。硒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取决于它在土壤中的形态,而硒形态又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本文针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硒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相对缺乏,且相关研究多数未区分不同功能区及土层的现状,以成都市绿地土壤为对象,着重分析和研究了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的理化性质、总硒和硒形态的含量、分布特点以及各形态之间、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建立的总硒及硒的形态分析方法具有分析成本低、线性范围宽、准确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2)成都市市区绿地(公共绿地、交通干道绿地、生活绿地)土壤呈碱性(pH>7.7),而市郊绿地(生产绿地)呈酸性(PH=5.5):上层绿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总硫含量高于下层;市区绿地上层土壤的总硫含量接近且远高于市郊绿地:上、下层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在生产绿地最大。(3)成都市绿地系统各功能区中,生产绿地总硒含量平均值在上、下层均为最大:上、下层土壤总硒含量均与土壤总硫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硒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在市区绿地所占比例最高且非常接近(40%-43%);而市郊绿地残渣态的比例最高,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的比例之和最小,不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但可有效防止对硒的过度吸收。(5)成都市绿地系统上、下层土壤中,残渣态硒与pH呈负相关、而与总硫呈显著正相关,酸溶态硒、有机结合态硒与总硒呈显著正相关;下层土壤中,有机结合态硒与总硫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论对于揭示硒在成都市绿地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有重要意义,这将为开展城市环境评价与硒的综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其他文献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它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能消除体内有机自由基,有抗肿瘤,防衰老,祛斑养颜,防辐射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缺硒可使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自主创新在科技发展和国家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愈显重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自主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企业赢得竞争
本文通过对园艺疗法的概述与园艺疗法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在园艺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常园艺疗法的概念。首先,本文采用纵向历史综述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收集归纳园艺疗法的
成熟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研究与实践方面,均成为各门社会科学争相效仿的范式。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实现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化";
"历史合力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晚年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思想,尤其是对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历
<正>案例:刘女士是北京市A公司员工。2013年,刘女士因怀孕生小孩休了98天产假。产假结束后,刘女士回到公司正常上班。2013年10月,刘女士申请休年假,A公司认为她在2013年已休
乡镇社会管理需求日趋复杂,而我国乡镇社会管理系统却出现了"内卷化"困境。为解决这一乡镇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供需矛盾,构建一个基于复杂系统的创新乡镇社会管理分析框架,实属
本文关注教育不平等状况在不同入学阶段的变化。本文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将随着入学阶段(小升初阶段、中考阶段、高考阶段)的上升而降低,而
目的:观察护理质控在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各科室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并以随机分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