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对羟基苯甲酸(4-HB)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PDEAEMA)为功能单体,聚苯乙烯氯球为载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了印迹树脂MIP,并对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树脂的理化结构进行表征。选取苯酚、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和2-萘酚作为竞争物,考察了树脂对4-HB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竞争物的干扰下,MIP对4-HB的吸附量远高于非印迹树脂NIP,表现出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在苯酚、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2-萘酚和4-HB组成的的双物质体系中,相对选择吸附系数分别为5.734、4.492、3.131、3.095和11.696,表明在竞争物质的存在下,MIP对4-HB的吸附选择性优于NIP。对比研究了MIP和NIP两种树脂对4-HB和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树脂吸附4-HB时,pH在3.5时的吸附量最高;两种树脂吸附苯酚时,pH在6.5时的吸附量最高。两种树脂对4-HB和苯酚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Koble-Corrigan模型,属于单层吸附且结合位点是均匀分布的。温度降低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当温度在303K时,MIP和NIP对4-HB的饱和吸附量分别在1.88mmol/g和1.65mmol/g,对苯酚的饱和吸附量分别在1.38mmol/g和1.25mmol/g。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和π-π作用。热力学分析显示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4-HB和苯酚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同时也存在着颗粒内扩散。在无机阴离子硫酸根和氯离子存在下,MIP对4-HB的吸附量比NIP高,抗盐性能优于NIP。两种树脂动态吸附效果良好,穿透曲线符合Yoon-Nelson和Thomas模型,MIP和NIP吸附4-HB的穿透时间分别为16 h和9 h,表明在动态试验中MIP的处理量是NIP的1.77倍,MIP对4-HB的选择性吸附能力优于NIP,采用NaOH溶液可对树脂进行有效的脱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