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事业蒸蒸日上。尤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加强的推动下,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世界贸易市场上,“中国制造”逐渐占领了从底层到高端的大量份额。作为与国外沟通的主要语言平台,以及作为中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媒介,英语广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英语广告研究对于推动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广告的创作是一门综合性的意识,它包含两个部分—说什么和怎么说。广告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刺激大脑皮层,使受众从无意识的欣赏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的关注,“与众不同”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使广告与众不同,各商家就必须增强广告语言的创新性和新颖性,从而提高广告的吸引力。作为重要的语言修饰方式,修辞格经常被广泛应用在广告中,增强了语言的美感与内涵,同时也使整个广告更具说服力。广告不论是作为一种营销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或是一种大众传播活动,与文化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广告受众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本民族社会的思维模式,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乃至宗教信仰等都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所以,消费者在接受广告宣传以及购买行为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也正是走向海外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经常会遇到的障碍之一。正处于上升阶段的中国广告业,如果广告在输出的过程中,忽略了文化差异,势必会引起文化冲突,导致受众对产品理解产生偏差,最终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因此,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对英语广告进行修辞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为框架,以跨文化为背景对英语广告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包括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一些相关术语的定义,例如广告,修辞格,文化和跨文化传播。其次,分别阐述了广告的分类及广告传播的构成。最后,对国内外有关跨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研究进行阐述总结,对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第三章为理论框架,详细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及其修辞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为全文主体。首先,基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论文对英语广告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格进行分类探讨,其包括语义修辞,如双关,夸张,暗喻等;语音修辞,如头韵,尾韵,拟声等;句法修辞,如反复,排比,对偶等。其次,作者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劝说机制,即人品诉诸,理性诉诸和情感诉诸是如何在英语广告中体现以及修辞格是如何影响英语广告中诉求效果的达成。最后,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基于对英语广告中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一些文化因素如文化差异,文化价值观,风俗等因素如何影响英语广告中诉求效果的达成,并从成功与失败的广告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并提出改进策略。第五章为总结部分。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从多角度阐述研究结果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并提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出建议。因此,本文基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对英语广告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论证了修辞学理论对英语广告的指导作用,以及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广告的影响,希望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思路。